年三伏贴时间和疾病防治
导语:一旦进入夏天,热死人的三伏天很快就要来了!每天的三伏天许多人恨不得藏在冰箱里面不出来,但是就算冰箱够宽敞,也得考虑是不是会停电的问题,所以现在人们说起三伏天是恨之入骨,又莫之奈何。三伏天的时间是从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计算,今年的三伏天一共有40天,虽说时间难熬,但是也有好处,三伏天正是三伏贴大现实通的时候。那么,三伏贴时间表在什么时候,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年三伏贴时间和疾病防治。
1.伏前加强:七月七日
2.初伏:七月十七日
3.中伏:七月二十七日
4.末伏:八月十六日
5.伏后加强:八月二十六日
治疗地点:医院康复医学科医生办公室(影像综合楼五楼)
冬病夏治服务--(吴主任)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冬病夏治-作用机理: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药穴位贴敷,现代研究发现,药物贴敷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药物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另外,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还可能通过神经一体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
冬病夏治主要用于寒性或虚寒体质的人群: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痛,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亦可贴敷。
穴位贴敷机制:
冬病夏治多方位一体治疗:
我科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在进行三伏贴的同时,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辩证选择三伏蒸(中药熏蒸)、三伏灸(针+灸)、耳穴贴敷等治疗,加强疗效,减轻痛苦。
三伏贴后不能吃哪些食物?
1、发物食品
三伏贴不能吃什么?敷贴后两小时之内,忌的食物还有“发物”,包括鸡、鸭、烧鹅、牛肉、虾、蟹、海产品、花生、韭菜、芋头等。发物是指富于营养或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
按照发物性能分为六大类:
一为发热之物,如薤、姜、花椒、胡椒、羊肉、狗肉等;
二为发风之物,如虾、蟹、鹅、鸡蛋、椿芽等;
三是发湿热之物,如饴糖、糯米、猪肉等;
四是发冷积之物,如西瓜、梨、柿等各种生冷之品; 五是发动血之物,如海椒、胡椒等;
六是发滞气之物,如羊肉、莲子、芡实等;
七是民间长期实用结论性发物,如魔芋,芋头,泡菜,香菜,韭菜等。
2、忌吃生冷食物
三伏贴不能吃什么?敷贴后两小时之内,吃冰淇淋、冰镇西瓜等湿气很重的食物,对贴药效果有影响。贴药当天,最好不要吃这些东西,脾胃虚弱的宝宝还应限制甜食的摄入量
3、热性水果也不要吃
三伏贴不能吃什么?由于三伏贴的治疗原理是通过敷贴,将体内的寒邪祛除,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所以敷贴后两小时之内,也不要给宝宝服用桂圆,荔枝,芒果等热性水果
这类水果分别有:有桃子、杏、银杏、花生、芒果、杨梅、樱桃、荔枝、甜瓜等,这些都属于热性水果,不宜在敷贴后2小时之内吃。
康复医学科作为焦作市康复医学中心,市级医学重点学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康复综合性一级临床学科,现有工作人员33余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硕士研究生3人,由中医临床、西医临床、针灸、推拿、理疗、康复技术人员组成,占地面积共计余平米,病床48张,由门诊住院病区和康复大厅三部分组成,其中康复大厅设有:康复评定室、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吞咽治疗室、认知训练室等11个专业诊室,是焦作市规模较大设备齐全的康复训练基地,也是多所医学院校的医学教学和实习基地。
科室拥有康复用上下肢机器人、虚拟情景互动训练系统、超声治疗仪、德国TRAUTWEINAF泥疗系统、比利时进口Gymna发散状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意大利COSMED心肺功能/代谢仪、吞咽言语障碍治疗仪、生物反馈训练系统等国内外康复仪器设备。
科室先后派送技医院、河南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江医院等国内兄弟单位进修学习现代康复技术,并不断邀请专家教授,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探索新的康复管理模式,结合传统的中医中药康复手段,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方法,强调整体观、动态化的评估,并通过个性化、整体化的康复治疗及严厉的24小时康复管理,使患者得到全方位的康复。
专科特色:开展了脑中风、脑外伤后、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康复,骨关节及运动创伤等运动系统疾病康复,,疼痛疾病的康复诊疗,心肺疾病和老年病等常见病种和伤残的康复治疗;
1.“中枢整合”技术,设定动态的评价体系,中枢整合、整体训练互为反馈充分利用各种刺激,深浅感觉、听理解、视理解。该项目明显改善步行模式、极大提高ADL能力,可使患者恢复的好快,异常模式少。
2.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吞咽障碍的患者,防止误吸及保证营养、积极恢复吞咽功能,是关键内容。传统方法长期经鼻留置鼻饲管影响患者吞咽障碍而同时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我科开展间歇性经口置管(IEO),消除及避免留置鼻饲管的不利影响,同时配合吞咽功能训练,从而使吞咽功能明显提高。
3.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根据留置导尿并发症突出的缺点,采用神经源性膀胱测定技术,对膀胱障碍进行分类并进行间接导尿等管理,降低并发症.
4.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网球肘,膝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骨不连等疾病,开展超微针刀治疗颈椎病、腰椎病等疾病,以上治疗疼痛疾病效果较好.
5.患者24小时康复管理,入院医生评估后制定康复计划,治疗师实施治疗方案,同时需要康复护理跟踪监护,在治疗结束后,在病房的治疗时间由我们康复护士跟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