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阳猕猴桃溃疡病的综合防控一

一.溃疡病国内发生历史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又称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细菌病害。该病主要危害猕猴桃的主杆、枝蔓、新梢和叶片,极易造成植株死亡。该病年在日本静冈县首次发现。年病原菌被鉴定为丁香假单孢杆菌猕猴桃致病性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pv.actinidiae。年以前,我国没有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分布,年最早发现于湖南东山峰农场,年在苍溪三溪口林场发现,短短的10年时间里,迅速扩散蔓延到我国多数猕猴桃栽培区域。年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被列入我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年被列为“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国家林业局年第4号公告),农业上不属于检疫对象。

二.病原

病原为丁香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syringaepv.actinidiae),G-,该病菌是对高温适应性差的细菌。在气温5℃时下可以繁殖,15-25℃是生育最适宜温度,在感病后7d即可见明显病症。30℃短时间也可繁殖,但经过39h即死亡。感染病菌叶片在5℃可以发病,能分离出黄色伞形耐低温型病原菌,15℃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大,28℃时病斑扩大不明显,30℃以上则不发病,在猕猴桃树体溢出液中该菌生长旺盛。

溃疡病病菌目前发现有PSA-J,PSA-K,PSA-V和PSA-LV四种株型,但、年最新报道认为PSA-LV不属于溃疡菌株,溃疡病只有三种株型。只有PSA-V是造成溃疡病的主要病菌,引起植株死亡,果园绝产,其他株系仅在叶子上引起病斑,对猕猴桃植株影响很小。

三.危害症状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主要危害猕猴桃的新梢、枝蔓、叶片和花蕾,以危害1~2年生枝梢为主,一般不危害根和果实。该病初期在罹病叶上形成褪绿小点,后形成2mm~3mm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斑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水渍状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为水渍状大型病斑,其边缘因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也有许多病斑不产生晕圈。数个病斑愈合时,主脉间全成暗褐色,有时叶片向里或向外翻卷。细弱的小枝条发病时,初呈暗绿色水渍状,不久变为暗褐色,并产生纵向线状龟裂,病症向不断伸长的新梢和茎部扩展,很快使整个新梢成暗褐色而萎蔫枯死。花蕾受害,不能张开,蕾外侧变成褐色,严重时脱落;花瓣变成褐色,不开放,即使开花,花朵形状也不完全。主干受害病部产生纵向线状龟裂,溢出水滴状白色混浊菌脓,后逐渐变粘稠,呈黄白色和淡褐色,不久皮层坏死呈红色或暗红色,也有直接自树皮溢出并混有暗红色汁液。病部组织下陷呈溃疡状,上部枝条萎蔫死亡。随着病原细菌在皮层中的移动,溢出菌脓范围不断向枝的顶端和基部扩展,严重造成整株枯死。

四.生物学特性

病原菌通过伤口、皮孔、叶痕侵入枝干的薄壁细胞组织,在这些组织中繁殖并产生胞外多糖,被侵染的组织坏死,形成溃疡斑。溃疡与健康组织间界线明显,病部下陷、变色、开裂,并分泌大量菌脓。

一般于1月中、下旬在芽眼周围、叶痕、皮孔、枝干伤口及表面侵染发病。2月上、中旬以后病情急剧发展,尤其在发育不成熟的夏秋梢上更加严重,菌脓溢出量以从新梢顶端迅速伸长期开始到4月为止的这一时间内最多,5月中下旬极少溢出。(溃疡病主要发生在2--4月,严重的园1月有少量发生并可持续到5月底)。患病枝条和树干溢出的菌脓是枝、叶、花和春梢的初侵染源,叶片病斑和未成熟枝条病部在雨期、雨后和早晨高湿时溢出的菌脓是再侵染源。7月下旬见不到新发病的枝叶。9~10月寄主均可产生暗褐色愈伤组织,11月以后接种则产生红褐色或暗绿色水渍状病变,并有白色菌脓溢出。病原菌在病组织、土壤表层和野生猕猴桃上越冬。

实践观察发现:秋冬春湿度大,特别是冬春季节出现极低温,树体一旦发生冻伤,溃疡病菌侵染发生率明显提高,1—5年生幼果幼龄树包括当年新培育的实生苗,发病率明显高于盛果期成年龄树,说明树体枝干组织幼嫩,木质化程度低,易成为溃疡病的侵染对象。秋季温暖多雨,是溃疡病发生的第二个高峰期,同时也是预防来年溃疡病发生的关键时期。

猕猴桃品种不同对溃疡病抗性不同,一般来讲,软枣猕猴桃、美味猕猴桃(如海沃德)抗性高,中华猕猴桃(红阳、金果)抗性弱。

病菌侵入可以:1、直接侵入;2、自然孔口如气孔、皮孔等,这和品种有密切关系。3、伤口侵入,如冷害、剪口等,一切减少伤口的措施都能减缓溃疡的发生,如剪口消毒,叶痕伤口采果后喷药,另外能促进伤口早日愈合的措施也能起到相应作用,如早剪伤口愈合早。病害传播方式,使溃疡病受天气影响很大,一般冬季低温、春季雨水多,溃疡病发生几率增大,应更加引起注意。

病原菌传播方式:1、气流传播,此为自然因素,有的建防风林,减少气流传播。2、雨水传播,意味着雨水多的年份,侵染重,建避雨棚有一定的效果。3、生物介体,昆虫造成的伤口,和昆虫本身可以传播溃疡,消灭田间害虫。4、人为因素,从溃疡园区来的人禁止当天进入园区,换洗衣物鞋子等进入园区,新建园砧木和嫁接时尤为注意,及时消毒,减少外来溃疡侵入。

五、综合防治

1、科学施药,做好药剂预防工作。包括:一是采果前后至落叶后的9—11月份,这是最关键的用药时间。就是我们常说的“封三口”(果柄口、叶柄口、修剪口)。从采果后到落叶前,对全园连续喷洒杀菌剂2-3次,间隔时间为7-10天,树干、枝蔓、叶片正反面均要喷洒到位。二是4—6月用药预防,间隔10-15天用一次药。三是药剂选择。2%进口加收米(进口春雷霉素)倍,或20%噻唑锌-倍液,或20%噻菌铜倍液或3%中生菌素倍液等,可与适宜杀真菌剂和杀虫剂相结合进行综合防控喷雾。采果后9—11月抓住溃疡病原侵染关键时期用50%橙亮倍加拿敌稳倍露娜森1倍加沃生倍或20%噻菌铜加安泰生倍5%氨基寡糖素倍喷雾。

2、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抵抗力。秋季采果后1个月左右(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完成秋施基肥的工作。

3、及时修剪,清园消毒。尽可能在12月下旬(落叶1个月左右)结束冬剪,以便剪口愈伤,控制来年伤流发生。一是修剪过程中,可采用两把枝剪交替消毒使用的办法,每修剪完1棵植株,需用95%的酒精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因修剪工具引起的交叉感染。二是剪口需涂抹药剂(膏剂)或油漆封口保护。

三是冬剪后,清除果园内修剪枝条,枯枝落叶,刮除树干粗老翘皮,以及果园内溃疡病的寄主和转寄主大豆、蚕豆、番茄、魔芋、马铃薯、洋葱、烟叶等,带出果园集中烧毁。清除溃疡病菌越冬场所,降低越冬基数,减少来年病菌基数。四是全园连续使用99%进口矿物油倍或石硫合剂2次,包括地面土壤,防止溃疡病菌从果柄、叶落痕、剪口等侵入树体。控制溃疡病菌在果园蔓延和扩散。注意:雄树不冬剪,减少树体伤口,阻止病菌侵入,花后再剪。

4、预防低温冻害,保护树体。有两个方面:一是秋末冬初应树干涂白保护。使用涂抹防冻药剂(兰月涂保)刷白树体。既能有效杀死树皮表面越冬病虫,又能防冻保护。从地面至树体0.5-1.0米左右绑缚防冻带、稻草、秸秆等。二是春季防冻。

2—4月,用防冻液倍液(碧护1倍、20%噻菌铜倍)加安泰生倍或50%春雷王铜倍加碧护1倍加安泰生倍喷雾,预防倒春寒和溃疡病的发生。发生冻害后24小时内及时用上述配方预防。

5、栽种防风林,防风保树。可以防风保树,改善果园小范围气候条件;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夏季降温,冬季保温,减少冻害;保持水土,阻挡了病害的侵入、传播与扩散。防风林设植:在主迎风面建立防风林,防风林带距猕猴桃栽植行4-6米,栽植防风树1-2排,行距1.0-1.5米,株距1.0米,成对角线方式栽植。树种选择:选择速生而高达10-15米的乔木,最好以水杉、天竺桂为主,避免选择与猕猴桃有相同病虫害的树种。

6、其它注意事项

1、在购买砧木、接穗时,一定要对砧木和接穗的来源和品种进行考察,选择健康无病毒优良种苗和接穗。现在有的地方嫁接为高接(主干1米)和多枝上架,避免地面容易受冻害引发溃疡感染。

2、注意购买的花粉。去年经有关院所检查我县寄过去的花粉,明确的是“没有不带菌的”,也就是说所提供的花粉均带溃疡病菌。

3、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并非个人之事,必须加强全民统防统治的意识;溃疡病具有潜伏性,未发病区也不能松弛懈怠,需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增强树势,预防病害的发生;发病区域需加强隔离,禁止人员随意走动,带病材料禁止随意丢弃,要集中销毁。

4、不同防溃疡病杀菌剂采用交替使用的办法,避免长期使用单一杀菌剂而产生抗药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wfh.com/yszl/83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