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领悟北京总队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牢记嘱
医院订阅哦!

  

  每一个清晨,当太阳升起的时候,36名国旗护卫队队员就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阔步走出天安门;每一次升旗,他们都把国家的重托扛在肩上,让民族的希望高高飘扬。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又是什么力量,把他们对国旗的真挚情感升华为坚定信仰?

  

  国旗护卫队官兵说,领袖的嘱托、人民的深情和战友的奉献,让他们对爱党爱国爱旗帜有了更深的领悟。这种领悟,让他们的信仰更加坚定、步伐更加铿锵。

  

在感悟领袖的嘱托中成长

他们把真挚情感升华为看齐追随的坚定信仰

  

  身处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广场,在党和人民的目光中阔步前行,在鲜红的国旗下感受温暖,在领袖的嘱托教诲里汲取养分——国旗护卫队官兵的成长路径,有着无与伦比的天然优势。

  

  每逢1月29日,国旗护卫队官兵都异常激动。年的这一天,习主席在视察北京总队时,专门与国旗哨兵视频通话,勉励官兵牢记职责、不辱使命,用实际行动捍卫国旗尊严,维护国家形象,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光荣的历史留下难忘的印记。1月29日从此成为国旗护卫队的“荣誉日”,每年这一天,官兵都要重温殷殷嘱托,走进领袖思想、感悟领袖魅力、体味领袖情怀。

  

  

作为“重温习主席视频通话”这一固定仪式的创始人,中队指导员彭凯对领袖关怀有自己的独到理解:“国旗是伟大祖国的象征,习主席对护卫国旗官兵的亲切关怀,寄托着对富国强军的深切期待。我们身为国旗卫士,身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肩负着领袖的嘱托和历史的责任,一刻也不敢懈怠。”

  

  官兵们常说:“没想到,习主席视频通话的第一句,就是让我们注意防寒保暖。”习主席惦记着基层战士的冷暖,让大家真切感受到领袖心系官兵、平易近人的风范,也更加坚定了坚决听党话、跟党走,做习主席好战士的决心和信念。

  

  感性的升华,离不开理性的提领。国旗护卫队官兵深知,坚定看齐追随的信仰,不负领袖殷切的嘱托,不仅要满怀对领袖的情感,还要真正从读懂领袖的思想中寻找方向、汲取力量。

  

  在每一名国旗护卫队官兵的床头,都贴有一个透明的塑料框,里面插着一张小纸条,小纸条上工工整整地写着习主席讲过的一句话。这是官兵们从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中摘录出来的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每天一句,一天一换。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把习主席的思想一点一点地刻进自己的脑海里。

  

  为扎实学好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队用“掌上军营”APP每天推送“习语摘要”,每周举办学习主席讲话体会交流和学习主席讲话接龙比赛,编印《天天学“习”》口袋书,组织“主席讲话日日学,头版头条天天评”活动,并连续4年开展习主席通话系列周年纪念活动。前不久,《习近平论强军兴军》印发部队,官兵们争相传阅,认真摘抄其中的观点和论述,成为训练闲暇时的一道风景。

  

  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6月23日傍晚,北京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猝不及防的人们四下躲避。此时,国旗护卫队正在担负降国旗任务。官兵们在暴雨中身无遮挡,却依旧精神昂扬、步伐坚定,向着国旗基座正步挺进……这一画面恰巧被路过的游客拍下来发到互联网上,网友们纷纷称赞“中国军人象征着无所畏惧的中国力量”,不少网友在观看时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

  

在感悟人民的深情中成长,

他们把赤子之心转化为精忠报国的崇高使命

  

  每天,不计其数的机关、厂矿、部队、学校在同一时刻为祖国升旗,共同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每天,千千万万的干部、职工、军人、学生在同一时刻向祖国敬礼,共同感受朝阳下的心灵洗礼。

  

  “你是从旭日上采下的虹,没有人比得上你的色彩。”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成为无数中国人心头最神圣的期许。担负升旗手7年、圆满完成升降旗任务多次的战士杨博,永远难忘的是围观群众热忱的眼神。静默、凝视,仰望、屏息,敬礼、欢呼……无论严冬酷暑,无论风霜雨雪,总有群众聚集在国旗下,聆听和目睹爱我中华的神圣一课。

  

  当国旗护卫队队员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出天安门时,他们来了,带着“5?12”汶川地震的伤痛为中国鼓劲;他们来了,带着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喜悦为中国喝彩……无数的人民群众把从这里汲取的力量带回到无数个建设岗位上,也把这份爱国之情留给了在这里坚守岗位的国旗卫士。

  

  时刻与这个神圣仪式相伴的,是人民群众对国旗护卫队官兵无微不至的关爱。当官兵需要学习“充电”时,退休干部李爱娜来了,她为官兵补习文化、教唱歌曲、排练节目,这一教就是24年;当官兵被脚病困扰时,修脚师傅刘景玉来了,他义务为官兵修脚不求回报,这一修就是30年;当官兵整装待发时,唐山车务段列车员贾潮江来了,他坚持每月两次为官兵义务理发,这一理就是28年……这支国旗护卫队的“爱心护卫队”深深感动着每一名国旗卫士。代理排长臧涛说:“人民群众对我们的爱,其实更多是出于对国旗的爱、对祖国的爱、对党的爱。他们把这种深沉的爱融化在自己力所能及、持之以恒的具体行动中,深深教育感染着我们每一名官兵。”

  

  一次任务后,国旗护卫队队员行进在游客当中,身上散发出浓烈的汗味。一名三四岁的小男孩问妈妈:“叔叔身上是什么味道啊?”年轻的妈妈微笑着告诉孩子:“那是男子汉的味道,长大后你也要做这样顶天立地的人。”

  

  人民群众对国旗的热爱,让国旗护卫队官兵感到肩膀上的责任更沉重;人民群众对官兵的爱戴,让国旗护卫队官兵心中的信念更坚定。为了不辜负这份挚爱与托付,官兵们把每次任务都当成第一次任务来完成,把每次使命都当成第一次使命来履行,把每次宣讲都当成第一次宣讲来对待,始终不忘初心、不敢懈怠。

  

在感悟战友的奉献中成长

他们把爱岗敬业融入献身旗帜的神圣哨位

  

  一掬激情泪,言犹未尽,纸短情长。

  

  国旗护卫队官兵说,国旗红是浸入他们骨髓的底色。在中队荣誉室的墙上,悬挂着八个大字:“护卫国旗、重于生命。”这是官兵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队魂。中队有个雷打不动的传统,每年新队员下队后都要学习《国旗护卫队英雄谱》,其中最深入人心的就是“国旗之子”陶维革的故事。

  

  一天,陶维革刚接哨不久,胃就开始剧烈疼痛,可他咬牙一直坚持到接哨返回才倒下,医院后,被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穿孔,差点丢掉性命。可他对战友们说:“为了国旗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只要有一口气,我就决不能倒下!”

  

  擎旗手张自轩一直把陶维革作为军旅人生的标杆。年7月21日傍晚时分,北京遭遇罕见暴雨,乌云遮天蔽日,狂风大作。尽管军装湿透了、马靴灌水了,但动作不乱、队形不散,张自轩带领战友踏水前行,在风雨中撑起国家的形象与尊严。

  

  因为爱,所以爱。每年新兵下队,国旗护卫队组织的第一个活动就是向国旗宣誓,开展的第一个教育就是国旗知识教育,观看的第一部影片就是《国旗卫士》纪录片,学唱的第一首歌曲就是《国旗护卫队队歌》;每次新老交替,老队员都无一例外地捧着国旗失声痛哭……国旗已经深深地融入官兵的生命中。

  

  一次,一名刚入伍的战士跟班长李旭一起查哨。当发现地面扔着一面小国旗时,李旭急忙跑过去把国旗捡起来,用手拭去上面的灰尘。新战士不解地问:“班长,别人都扔了的东西,我们捡起来还有啥意义?”李旭双手把国旗递给这名战士,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就是为国旗而生,护卫好国旗比我们的生命都重要!你说有没有意义?”见新战士似懂非懂,李旭不忘提醒他:“把这面国旗交给中队统一收集保管,以后我们会集中返还生产厂家。”

  

  “正是这种单纯而又高尚的感情,激发了每名官兵忠党报国、履行使命的责任担当。”北京总队十支队支队长刘彦武说,每名护卫队队员退役时,都要陪着国旗等到最后一刻才肯离开;每名护卫队队员离队后,都会以各种形式延续对国旗的承诺。

  

  退役老兵范天强,家中卧室的墙上始终挂着一面国旗,每天临睡前看一眼才睡得踏实;战士毕可军离队时,抱着粗大的国旗杆哭成了泪人,嘱咐留队战友一定要升好国旗……

  

  因为爱,他们年复一年风雨无阻,日复一日分秒不差。护卫国旗,重于生命——这就是国旗卫士对爱的领悟。

记者:刘少飞、武炎龙、王博

你可能还喜欢

1、权威发布

第二十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评选震撼揭晓

2、向习主席报告——武警北京总队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牢记嘱托忠诚使命纪实

3、他们最知旗的重他们最懂旗的红

4、集结号

威武!习近平检阅驻香港部队(附视频)

5、共43所!国防部公布调整改革后军队和武警部队院校名称

此信息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监制:杨敏、孙延东、刘凤桥图片监制:刘海山主编:王文、魏国荣编辑:赵冰晶、赵洪虎、周达峰、王化炜邮箱:wjxinmeiti

.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wfh.com/jbpj/1115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