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美国环保署紧急豁免噻虫胺?是为了抑制柑橘木虱传播黄龙病。那么,你认识柑橘木虱吗?你认识黄龙病吗?——不认识,请往下看:
柑橘黄龙病:又称黄梢病、黄枯病、青果病。
发病症状:黄龙病在枝、叶、花、果及根部均可显症,尤以秋梢症状最明显。发病初期,部分新梢叶片黄化,出现“黄梢”,黄梢最初出现在树冠顶部,后渐扩展,经1-2年后全株发病,春梢症状多出现在叶片转绿后,先在叶脉基部转黄后部分叶肉褪绿,叶脉逐渐黄化,叶片现不规则黄绿斑块,且有淀粉积累现象。夏梢症状多在嫩叶期不转绿均匀黄化,叶片硬化失去光泽,似缺氮状;有的叶脉呈绿色,叶肉黄化,呈细网状,似缺铁症状;有的叶上出现不规则,边缘不明显的绿斑。老枝上的老叶也可表现黄化,多从中脉和侧脉开始变黄,叶肉变厚、硬化,叶表无光泽,叶脉肿大,有些肿大的叶脉背面破裂,似缺硼状。病树翌年春季提前开花,花小畸形,结果少,果实畸形,果小似乒乓球,着色不均,果蒂附近着色,俗称“红鼻子果”,果实味酸、品质极差,是识别黄龙病的最主要典型症状。根部症状主要表现为根的腐烂,其严重程度与地上枝梢相对称。枝叶发病初期,根多不腐烂,叶片黄化脱落时,须根及支根开始腐烂,后期蔓延到侧根和主根,皮层破碎,与木质部分离。
症状1:均匀黄化叶 症状2:斑驳叶 症状3:红鼻子果 图4:黄龙病(整株)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通过苗木、接穗和木虱传播。发生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及品种有关。5月下旬开始发病,8-9月最严重。春、夏季多雨,秋季干旱时发病重;施肥不足,低洼果园排水不良,树冠郁闭,发病重。同一品种中,幼龄树较老龄树抗病,4-8年生的树发病重。不同品种抗病力为芦柑、福桔甜橙类温州蜜柑柚类杂柑类金柑类枳壳。地理条件也有关系,平地、河谷、溪边果园发病重于山垅果园重于山地果园。
柑橘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
危害症状:柑橘木虱主要为害新芽嫩梢,是嫩梢期的一种主要害虫,以成虫在嫩芽上吸取汁液和产卵,若虫群集在幼芽和嫩叶上为害,导致嫩梢幼芽干枯、新梢弯曲,嫩叶变形。若虫的分泌物洒布在枝叶上会诱发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柑橘木虱是传播柑橘黄龙病的媒介昆虫。
图5:木虱危害嫩梢 图6:木虱成虫 图7:木虱若虫
发生规律:在周年有嫩梢的情况下,1年可发生11~14代。其发生代数与柑橘抽发新梢次数有关,每代历期长短与气温有关。田间世代重叠。成虫产卵于露芽后的芽叶缝隙处,没有嫩芽不产卵。初孵的若虫吸取嫩芽汁液并在其上发育成长,直至5龄。成虫停息时尾部翘起,与停息面成45度角。在没有嫩芽时,停息在老叶的正面和背面。在8℃以下时,成虫静止不动,14℃时可飞能跳,18℃时开始产卵繁殖。木虱多分布在衰弱树上,这些树一般先发新芽,提供了食料和产卵场所。在一年中,秋梢受害最重,其次是夏梢,尤其是5月的早夏梢,受带毒柑橘木虱为害后不可避免会爆发黄龙病。而春梢主要受到越冬代的为害。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常有一次迟秋梢,木虱会发生一次高峰,此时是防治木虱最重要时期。
为何美国环保署紧急豁免噻虫胺?是为了抑制柑橘木虱传播黄龙病。那么,噻虫胺与黄龙病传播又有何关系?因为:由于没有有效的可替代产品进行全季保护,噻虫胺是防控黄龙病的必须!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年全新升级的新一代高浓缩缓释型颗粒剂产品——根连根,其登记成分为2%百树菊酯·噻虫胺颗粒剂,是防治柑橘木虱、防控黄龙病最佳药剂。
根连根具有极强的内吸传导性,将颗粒撒施在柑橘树根周边,药剂通过根系吸收,向上传导至柑橘顶部嫩叶,从而有效防治柑橘木虱。特别重要的是根连根通过地下施药,从根部吸收传导至整株树的任何部位,从而更高效的杀死躲藏在叶片背面或更隐蔽地方的木虱,这是常规喷雾无法达到的。同时根连根还可以防治柑橘根部害虫如蛴螬、根蛆、线虫等,还可以防治柑橘叶部的蚜虫、潜叶蛾、介壳虫。根连根一药防多虫,地下地上虫都防,是广西田园公司新一代的高工效药剂。另,根连根特别添加有生物高分子助剂—聚谷氨酸(γ-PGA),能改良土壤,能促生根壮根,叶多叶绿,抽梢更多更壮,开花、挂果更多,柑橘产量更高,柑橘果实饱满,果色更靓,卖相更好!
根连根——杀虫壮根根连根,农博士解忧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