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黄蓟马柑橘卷叶原来因为你
近日,在南宁武鸣县柑橘种植地区,大面积的出现了以下的情况:对此,很多农户都表示不理解,这是虫害?还是药害?还是施肥烧根?还是缺水干旱?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原因,造成这种危害的罪魁祸首其实是——茶黄蓟马。近年来,蓟马逐渐开始危害柑橘,并且有地区性成片爆发的势头出现,我国记载了多种蓟马,对柑橘为害的有11种,而严重危害嫩稍的,是茶黄蓟马。今天,我将为您揭开茶黄蓟马神秘的面纱,为您全面解析。一、茶黄蓟马茶黄蓟马,在昆虫学分类中是一种缨翅目蓟马科的昆虫,颜为黄色。体型十分娇小,一般长度仅有0.5-2mm(毫米)。放大4.0倍叶片上的茶黄蓟马二、生活习性昼伏夜出,喜欢温暖、干旱的天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生存的适宜温度为23℃~28℃,适宜空气湿度为40%~70%;湿度过大不能存活,当湿度达到%,温度达31℃时,若虫全部死亡。茶黄蓟马若虫高峰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虫高峰期为9月中旬。三、发生代数茶黄蓟马一年发生8-10代,极少越冬,成虫常在叶片的背面产卵,产卵时,将卵插入叶片内,留下肉眼不易察觉的小点。经过6-7天卵孵化后,成若虫常聚集在嫩芽和幼叶的背面吸食叶片的细胞汁液,若虫老熟时,会迁移到中老龄叶片上化“蛹”,随后羽化为成虫。四、危害状蓟马科昆虫的口器(嘴巴)为锉吸式口器,左右不对称犹如两把锉刀。不同于蚜虫,木虱等刺吸式口器刺入叶片组织,蓟马先用口器锉伤嫩叶或幼果的表皮细胞,随后吸食汁液,造成叶片机械组织损伤从而使叶片卷曲无法正常展开,失去正常叶片功能,幼果出现银白色病斑。昆虫口器蚜虫,木虱等(左图)蓟马(右图)叶片为害状(左图)幼果为害状(右图)造成叶片皱缩五、为何难防1、跑得快,蓟马运动能力极强,收到惊吓或者触动会立刻逃走,转移。2、孤雌生殖,蓟马雌虫单体即可完成繁殖,繁殖力强。3、抗药性强,蓟马一年发生多代,抗药性在世代交替的过程逐渐增强。4、太小被忽视,由于体型小不易发现,众多种植户对蓟马不了解,没有良好的防范意识。六、防治方法1、防治茶黄蓟马的要点关键在于嫩稍的保护,最佳防治时期是新梢刚出来一厘米长时30%吡虫啉倍,或5%功夫菊酯0倍,或60mg/L乙基多杀菌素倍喷雾。2、做到出梢整齐,统一喷药,杜绝茶黄蓟马飞到刚长出来新梢。3、喷药仔细,做到叶片正面背面均匀喷药。4、下午喷药,昼伏夜出是茶黄蓟马的生活习性。5、如果喷药时发现嫩稍已经有轻微为害,可以在药剂里加入少量多肽氨基酸叶面肥帮助叶片展开。参考文献1、茶黄蓟马的生物学特性——黄丽莉2、柑橘花期蓟马种类与鉴定——阙海勇3、柑橘蓟马种类和种群季节动态——徐淑娟4、柑橘访花昆虫种类及橘园蓟马的种类、为害、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秦元霞北京白癜风哪治的好白癜风早期症状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