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病害六月园林树木常见病害着重防治

1、腐烂病---梨树、苹果树、海棠

分布:东北、华北、西北。

发生规律:3-10月都能侵染发病,病菌孢子借风雨传播,喜侵染和寄生衰弱树和老树,多从伤口侵入。孢子萌发做适合温度24-28℃。

病症:危害海棠、苹果、梨树等枝干,患病部位初期皮层稍变褐色,病健组织界限明显,后病斑逐渐扩大,病部膨胀而软化,手压之易凹陷,并有黄褐液体流出,病疤后期干缩凹陷成黑褐色,病皮上生出许多褐色小颗粒遇雨或天气潮湿时,小黑点上常溢出橙黄色丝状卷曲的孢子角。病害严重时患病枝干上部的叶片变黄以至枯死。

防治方法:

①适时施肥、浇水,及时疏剪病枝、弱枝和过密枝,注意保护伤口,增强树势,减少侵染和发病。

②于病菌传播侵染高峰期进行干涂白,防治侵染。

③先在病斑上面刺一些小孔或划道,深达木质部不脱酚酰油托布津30倍液或碱水3倍液,抑制病菌发展。

④剔除病灶,使用格润腐皮消-倍液涂抹病害处。7-10天涂抹一次,使用2-3次,视病害严重程度而定。

2、紫薇白粉病

分布:浙江、江苏、山东、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四川、台湾。

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休眠芽中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上旬随紫薇芽萌动,其上的菌丝体便开始扩展蔓延,分生孢子随风传播到新寄主植株上,使病害扩展蔓延,分生孢子可多次重复发生再侵染,6-9月为发病高峰期,9月下旬以后病情逐渐减轻,11月后发病基本结束。

病症:发生在紫薇嫩梢嫩叶上。病部密被白色粉状菌丝层,引起叶片皱缩褪色,叶片不能正常展叶,枝条弯曲,后期严重时病斑大而明显粉层加厚,叶片褶皱变黄,提早脱落。花蕾感病时,初期形成白粉状菌丝层和轻微褪色斑,后期严重时满布厚层白粉状菌丝,影响其正常开花。

防治方法:

①3月紫薇萌动和抽梢期喷洒1波美度石硫合剂或高脂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每10天1次,连续喷2-3次。

②剪除刚发病的枝叶烧毁。

③发病期喷格润之星倍液均匀喷雾,间隔15天,连续喷雾2-3次。

④用70%的甲基托布津在紫薇植株根际周围开沟环施。

3、大叶黄杨白粉病

分布:华南、西南、华中,华东、华北,陕西、辽宁。

发生规律:以子实体、菌丝在病株或病残体上越冬。翌年5月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和人的活动传播,一年内可多次再侵染,6-7月高温高湿植株过密,有利于病害发生发展,8月30℃以上高温时,病情下降,秋季发病轻,秋后病斑出现黑色小点,即子实体。

病症:病菌主要主要危害幼嫩新梢和叶片上,多发生在叶片正面,病菌圆形,边缘发射状,白色,以后小斑融合成边缘不清晰的大片白粉病,厚毡状,以叶面为重,严重时病叶皱缩,病梢扭曲,提早落叶

防治方法:

①加强养护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施肥、及时排水等。

②加强病情调查及时,发现病叶或病株及时拔除烧毁,

③发病期喷施农20或抗菌BO-10乳剂倍液。可喷洒格润之星倍液均匀喷雾,间隔15天,连续喷雾2-3次。或者50%多菌灵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倍液等药剂防治。

4、小叶女贞煤污病

分布:华南、西南、华东、华北、辽宁、陕西等地。

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在寄主植物病残体上越冬。当叶片表面有灰尘、蚜、蚧等蜜露或分泌物时,病原菌即侵染为害可反复侵染,以3-6月和9-11月严重。

病症:发生在小叶女贞叶片上,严重时蔓延到芽、枝、干上。病斑初期为黄褐色,上覆盖黑色霉层,后期煤炱状霉层覆盖密实,引起植物组织枯萎。

防治方法:

①及时清除病残体。

②及时治理蚜虫和介壳虫为害

③清水冲洗叶面

④保持通风透光良好。

⑤药物防治使用格润菌杀倍液均匀喷雾,间隔8-10天,连续喷雾2-3次。

5、苹-桧锈病

分布:贵州、湖南、福建、山西、北京、天津、辽宁等地。

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桧柏受病组织内越冬4-5月冬孢子角遇雨吸水膨胀破裂,产生担孢子,并借气流传播到苹果、西府海棠、山荆子花红等蔷薇科植物叶片上,5月下旬病叶开始产生性孢子器,6月下旬开始叶背病斑上产生锈孢子器,8,9月锈孢子成熟,并借气流传播到桧柏上侵染针叶或嫩枝越冬。该菌在其生活史中不形成夏孢子,故无再侵染发生。

病症:发生在苹果、梨、山里红、海棠及桧柏的叶、果、嫩枝上。初期在苹果叶表面发生1mm大小的黄绿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1cm左右的橙黄色圆形斑,边缘红色,后期病斑表面产生鲜黄色小颗粒,随后在叶面形成黄白色隆起,其上生有很多毛状物;叶柄受害后形成纺锤形稍隆起的橙黄色病斑;嫩枝受害后病部凹陷、龟裂易断;果实受害症状与叶片像似,受害部位畸形。桧柏受害后嫩枝或叶片上形成球形或半球形的瘿瘤冬孢子角自瘿瘤上长出,深褐色,吸水膨大后呈胶质花朵状,杏黄色,好似柏树开花。

防治方法:

①苹果,海棠等与桧柏的栽植间距要在5km以上。

②初春向桧柏上喷1-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与五氯酚钠倍液的混合液1-2次。

③于4-5月向苹果,海棠树上喷一次粉锈唑-倍液。

④于7-10月向桧柏枝上喷菌杀-倍液。

6、杨树叶锈病

分布:全国各地。

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在冬芽和枝梢的溃疡斑内越冬。杨树萌芽日于菌丝发育形成夏孢子堆,成为当年的初侵染源。病菌夏孢子萌发后,可直接穿透角质层侵入,借风传播。5,6月为第一次侵染高峰,9月为第二次侵染高峰。夏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15-20℃。种植密度过大、气温高、降雨多、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等情况下,幼苗和幼树易感病。

病症:形似一束黄色绣球花的畸形病芽,严重受害的病芽经3周左右即干枯,正常芽展出的叶片受侵染后,形成黄色小斑点,叶背面产生散生的黄色粉堆,即病菌的夏孢子堆。严重时夏孢子堆可以联合成大块,且叶背柄部隆起。受侵叶片上有时形成大型枯斑,病叶提前脱落,甚至枯死。嫩梢受害后,其上产生溃疡斑。

防治方法:

①清除病芽。必须注意,操作时避免孢子飞散,否则将达不到预期效果。

②抗病强的品系育苗或造林。

③叶片发病初期喷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0-1倍液,粉锈唑-倍液,50%代森锌倍液,50%退菌特-0倍液,02%一0.3%石硫合剂。

7、杨柳树烂皮病

分布: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

发生规律:病菌在寄主植物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和插穗传播,主要在雨季发生,高温高湿发病严重,枝干和叶上有介壳虫为害则发病更重。

病症:病原菌为弱寄生菌,既可以寄生生活,又可在枯死树、伐根、棚架等处进行长期腐生生活,成为侵染源。该病早春至初夏开始发病,夏天停止发展,秋季又再次侵染,只有当树木衰弱时病菌才侵害树木,因此树木移栽后烂皮病发生最严重,该病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遇到不良或温差变幅大,或苗木失水、质量低、栽植不规范、养护管理不善等因素都是烂皮病发生的诱因。

防治方法:

①苗木不要过密,以便通风降湿。

②及时清除大杨树下的萌条,

③于5-7月喷洒50%多菌灵可湿粉剂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倍液、格润腐皮消-倍液去病灶涂抹,7-10天涂抹第二次或使用乐透兑水稀释,沿树干底部向上环绕喷雾1-1.5米范围,喷湿为准。结合破千菌防治溃疡病,效果更直观。

8、油松落针病

分布:东北、华北、西北等地。

发生规律:病原菌以菌丝或未成熟的子囊盘在落地的针叶上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子囊盘发育成熟陆续产生子囊孢子。在雨天或潮湿的条件下,子囊盘吸水膨胀而张开.子囊孢子自子囊中放射出来借助气流传播。子囊孢子落于针叶上萌发形成芽管,从寄主气孔侵人进行侵染危害。子囊孢子从6月上旬至8月下旬都可放次以7月份最多,因而自春至夏能进行多次侵染,病原菌主要侵染2年以上的针叶。当年针叶有时亦受侵染,病害发生与气候因子有密切关系。日平均气温为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子囊孢子飞散和萌发侵人最为适宜,在子囊孢子飞散期间,如逢持续阴雨,降水量较大,则对孢子的飞散有抑制作用。此外,本病的发生与树木生长状况密切相关.凡是引起树木生长衰退的原因,都能加重病害的发生,引起树势衰退的原因很多.诸如种植地干旱、雨水过多、土壤瘠薄、树木遭受病虫害以及抚育管理不良等,据国外报道,松落针病的发生与空气污染有关,目前则认为是空气污染物影响土壤和气候,进而使树木生长衰退,因此导致病害发生。

病症:发病初期,感病针叶的颜色由暗绿变为灰绿,以后变成红褐色而脱落。病落针上产生黑色或褐色的横线线在横线纹间生黑色或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突起的小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此后产生较大,黑色或灰色、长椭圆形或椭圆形突起的粒点具油漆光泽,中央有一条纵裂缝为病原菌的子囊盘。有的病叶枯死而不脱落,并于其上产生子实体。

防治措施:

此病以子囊孢子传播侵染,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故在防治上必须掌握这一特点,做好侵染期的防治工作。

①造不同组成的林分,如松桦、松栎、云南松桤木等混交林。

②加强栽培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清除病叶,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源,适当补充营养(纳米盐、营养复壮灵)、施磷肥(松柏快长灵、灌根宝、LEGR氨基酸缓释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③喷药保护,关键是掌握子囊孢子散发期喷药,最好春夏子囊孢子散发高峰期之前预防与防治以菌杀-倍液复配破千菌-倍液喷雾于病灶处,从而达到快速治疗与根除的效果,连续使用2-3次,间隔8-10天,病害高发期可适当增加用药量。

郁闭幼林或重病成林施放烟剂、百菌清烟剂或硫磺烟剂。

9、竹秆锈病

分布:安徽丶江苏、浙江、河南、山东、湖南、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

发生规律:菌在竹禾仕只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以菌丝在竹杆上存活多年;夏孢子只侵染当年新竹,传染期从4月中,下旬开始,传染盛期是5月至6月中旬,此时为新竹出枝展叶期,侵入后潜育期长达7-18个月;因新竹的症状出现晚、病斑小,易被忽视,2-3年生竹杆症状明显。凡地势低,湿度大的竹林发病重。

病症:竹秆干被害后,材质变黑发脆,影响工艺价值。被害重的竹林,生长衰退,发笋减少。病害多发生在竹杆的中下部或基部,有时小枝上也发生,一般在2年竹上发生。6-7月间,受害部分产生黄褐色或暗褐色粉质的垫状物(病菌的夏孢子堆),成椭圆形或长条形,到11月至翌年春产生橙褐色如天鹅绒状、着生紧密不易分离、呈革质的垫状物(病菌的冬孢子堆)。这黄褐色垫状物脱落后,竹秆干发病部位成黑褐色。

防治方法:

①按景点要求和环境条件选用抗病竹积地势高,排水好、杂草少等环境能明显地降低危害程度。保持合理的竹林结构,密度不宜过大,以增强竹子的抗病能力。

②3中中旬前,结合砍除病竹和刮除冬孢子堆,涂抹煤焦洫趾监趴或柴油混合液每年涂抹1次,连续涂抹3年,发生重的竹林可用药剂防治。由于竹秆表面蜡质层较厚,该病病菌可在寄主体内存活多年,可于每年5月(产生夏孢子)、10月(产生冬孢子)前,用氨基苯磺酸喷洒,7天一次,连续3次。5-6月份,用粉锈唑-倍液或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洒病竹,每隔7-10天喷l次,共喷3次。也可以在6-10月间,用0.5-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洒。或-l50倍的敌透钠。

③每隔10天左右,用粉锈唑-倍液,喷雾2-3次。

④留养在竹林内的轻病株,可在3月上中旬刮除病部的冬孢子堆及周围的竹青,疗效较好。

⑤2月份,用煤油或清漆涂于冬孢子堆上,可防止夏袍子堆的产生,

⑥加强检疫,防止病株引人。

格润

贴心服务

园林养护专业知识及病症和虫害防治方法详情可咨询各大区经理,或来电咨询--/1-。

1、园林绿化全年养护工作月历

2、乐透+树虫一次净:蛀虫!你往哪里逃!

3、六月份园林植物病虫害预警及防治

4、荒草净的效果实验专场来了!!!

5、草坪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6、雨季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要点

7、五月份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及防治

8、园林常见钻蛀性害虫分类及防治方法

9、格润支招树木树皮开裂问题

10、禾锄阔专题:台湾草草坪防除酢浆草

11、杨树高发病害分析与防治技术

12、禾本科杂草的防除秘籍

13、多雨季节,预防苗木涝害是关键

14、苗木根部病害不容忽视,早发现早治疗

格润名片--1-







































北京的最好白癜风医院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wfh.com/jbpj/48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