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县农业局林业技术人员发现我县杨树溃疡病发病严重,特别是在新植幼树上普遍发生。杨树溃疡病是杨树的主要枝干病害,从苗木、幼树到大树均可侵害,但以苗木、幼树受害最重,造成枯梢或全株枯死。引起杨树溃疡病的病原有几种,但我县主要是水泡型,且危害非常严重,个别地块已造成新植杨树死亡。
发生症状
杨树水泡型溃疡病病害主要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在光皮杨树品种上,通常多围绕皮孔产生直径1厘米左右的水渍状斑,边缘不明显,手压病斑有褐色臭水流出,后期病斑下陷,呈灰褐色,中央有裂缝。在粗皮杨树品种上,通常并不产生水泡,而是产生小型局部坏死斑。
发生规律
杨树水泡型溃疡病病菌可在树干、枝条的病斑和病残体中越冬,在不表现症状的树皮内,病菌以潜伏状态存在。春季是杨树水泡型溃疡病的最主要的发生时期,尤其在幼苗移栽后发病率最高;夏季杨树生长旺盛,病害发展缓慢,秋季又可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杨树栽培管理不善,水分、肥力不足、养分失调,导致生长衰弱的条件等,均易引起发病。树体内含水量与发病关系非常密切,树皮膨胀度低于60%时发病重;高于80%时抗病性增强。
防治方法
杨树溃疡病是寄主主导型病害,就是病害发生与否主要看寄主的生理健康状况。因此对该病的防治应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主导,增强杨树的抗病能力;始终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1、加强抚育管理:林农对植树造林认识不足,存在着误区,认为植树造林就是为了省事、省钱,所以栽上树就不管不问了,林地内杂草兹生,土壤板结,水分、肥力不足,树木生长弱,抗病力差。
首先应选用壮苗造林,起苗时尽量避免伤根,运输假植时保持水分,定植前用ABT3号生根粉溶液沾根,定植时浇足底水。杨树是喜大水大肥的树种,造林后至少应每年春浇一次透水,施一次肥。对于当前我县杨树发病情况,必须要抓紧浇一次透水,确保新植树体含水量。再结合化学防治以控制溃疡病的危害。
2、化学防治:当前采用1%溃腐灵或稀释5倍、或用农用双氧水2-3倍涂抹病斑处,控制病斑扩散。秋末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生石灰、食盐、水的配制比例为1:0.3:10。
在每年发病高峰期前,用1%溃腐灵稀释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溃疡灵50-倍液、多氧霉素-倍液、70%甲基托布津倍液、50%多菌灵倍液、50%退菌特倍液、20%农抗水剂10倍液、2.12%的康复剂倍液、菌毒清80倍液,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
图文:谢红梅魏秀梅
编辑:生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