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部分微友反映,目前秋茬番茄大多已进入初花期,而这个时期的番茄易爆发病毒病、细菌性病害等,再加上近期全国各地降雨天气频繁,大棚内、植株间湿度均较高,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农财君在这里要提醒各位番茄种植朋友要打起精神,做好番茄花期管理工作,重点防范以下五种番茄病害。
1病毒病简介
从番茄定植一直到开花之前是病毒病最容易发生的时候,此时期害虫活跃,虫口密度大,利于病毒病传播。而且,此时温度较高,容易出现高温干旱的情况,植株抗逆性较差,病毒病侵染后更容易表现为显性。因此定植后到开花前,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控制旺长,增加茎秆粗度,培育壮棵,提高西红柿植株抗性;二是棚前后放风口悬挂60目防虫网,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降低病毒传播几率。
发病特点
田间操作如定植、整枝、打杈、绑蔓等通过磨擦将病株毒源传给健株;蚜虫的迁飞和危害也是重要传毒途径。一般低温时,病毒病不表现症状或症状很轻,随气温升高,一般在20℃左右即表现花叶和蕨叶症状。
防治措施
防治番茄病毒病,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防措施。
1、种子消毒。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30-5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净再催芽播种,或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分钟。
2、培育无病无虫苗是关键。该病对番茄植株侵害越早,发病率越高,所以预防要从育苗期抓起,做到早防早控,力争少发病或不发病。苗床周围杂草要除干净,苗床土壤要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源。
3、重防烟粉虱。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由烟粉虱传播。烟粉虱在田间有迁飞性。应加强整枝打权和化学防治等田间统一管理,减少相临田块之间的烟粉虱迁飞。
4、实行轮作换茬。发病严重地块要与茄科以外的其他作物实行三年以上的轮作。如换茬种植黄瓜、豆角、葡萄等,避免间套作和连作,减少和避免番茄病毒病土壤和残留物的传毒,减轻病毒病的发生;育苗地和栽植棚地应彻底清除带毒杂草,减少病毒病的毒源。有条件的结合深翻,施用石灰,促使土壤中病毒钝化。
5、农业措施。在栽培上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和保持田间湿润。施肥灌水做到少量多次,做到不旱不涝,适时放风,避免棚内高温,调节好田间温湿度,重施农家肥,追施嘉美红利、海力宝、赢利来,活化土壤,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枝落叶,以减少虫源。注意田间管理防治接触传染,在绑蔓、整枝、打杈、粘花和摘果等操作时,应先处理健株,后处理病株,注意手和工具要用肥皂水充分擦洗,减少人为的传播,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减少病毒源。
6、其他防治措施。
(1)一般细菌性病害、病毒病及蚜虫等适宜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生长。在喷醋液或其他酸性药剂后的蔬菜植株表面呈酸性,能抑制或杀灭不喜酸性条件的菌害、虫害。定植后,用嘉美金点,每隔5-7天喷1次,连喷3-5次,可有效防治病毒病,并且增产30%以上。
(2)病毒病发病初期,用可用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倍液等药剂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3)灭蚜、飞虱防病毒病病。在蚜虫、飞虱发生期间,喷洒73%克螨特乳油,或10%吡虫啉,或25%噻虫嗪。
(4)发病初期喷用50%氯溴异氰脲酸+复硝酚钠倍液;发病较重时吗啉胍乙酸铜+复硝酚钠4天喷施2次。
2根茎部病害简介
对于一些重茬严重或者是多年的老棚,在番茄苗定植以后要密切注意根茎部病害。番茄常发生的根茎部病害有茎基腐病、疫霉根腐病、枯萎病。
番茄茎基腐病
发病特点
茎基腐病先为害番茄茎基部,而后向地下主侧根扩展,病斑初成暗褐色,后绕茎基扩展,致皮层腐烂。疫霉根腐病外部病斑与茎基腐类似,区别在于疫霉根腐病的病茎维管束或木质部变为深褐色。枯萎病发生时茎部一侧自下而上出现凹陷坏死斑,并随着同一边叶片变黄,维管束变褐,湿度大在病斑处产生粉红色霉层。
右图为疫霉根腐病,左图为枯萎病
防治措施
1、土壤消毒
土壤消毒是减少初侵染源、减轻土传性病害发生的最有效的方法。育苗或定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灭菌,方法是每亩用氯化苦13.5-20L,穴施或沟施,施后封土盖膜,揭膜后要散气,待没有药害后再育苗或定植,但要注意施药人员安全。太阳能消毒,方法是在7月份的高温期,深翻,灌水,盖地膜,维持5-7天,利用膜下高温杀死病菌。
2、加强栽培管理
施足优质基肥,促进西红柿健壮生育;采用高畦栽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密植,降低植株田间湿度;进行地膜覆盖;防止高温多湿,创造良好生长环境;切忌偏施氮肥,发生徒长,增施含腐殖酸、磷钾钙套餐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搞好园地卫生,消灭病菌侵染来源。
3、药剂防治
对于发病初期的番茄,常规的防治措施是对其茎基部进行清理,使根茎基部暴露,淋注72.2%霜霉威倍液,7~10天涂抹1次,连涂2~3次,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3细菌性病害简介
秋延茬番茄进入开花坐果期后,正是阴雨连绵的时期,管理上要重点防治细菌性病害,如细菌性髓部坏死、细菌性溃疡病、青枯病等。
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
发病特点
细菌性髓坏死初发时表现不明显,中后期茎秆上面出现不定根,纵剖病茎后髓部变褐色坏死。细菌性溃疡病在幼果时发生严重,通常导致果皮表面出现针眼状黑点。青枯病最大特点是断茎后有白色菌脓溢出。
左图为细菌性溃疡病,右图为青枯病
防治措施
细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可选用氟派酸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倍液、(上述药液每次任选一种)灌根。每株灌药液0.3-0.5公斤,隔7~10天灌一次,交替使用不同药剂,共灌3~4次。
4叶霉病简介
据不少菜农反映,抗TY病毒品种对叶霉病的抗性较差,需要加强预防。要注意的是喷药要喷全面透彻,叶片正反面都要照顾到。
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和非茄科作物进行三年以上轮作,以降低土壤中菌源基数。
2、种子消毒:无病种子可减轻田间由种子带菌引起的初侵染。引进种子需要进行种子处理,采用温水浸种。利用种子与病菌耐热力的差异,选择既能杀死种子内外病菌,又不损伤种子生命力的温度进行消毒。对于温室栽培的西红柿种子宜选择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以清除种子内外的病菌,取出后在冷水中冷却,晒干催芽播种。
3、高温闷棚:选择晴天中午时间,采取两小时左右的30~33℃高温处理,然后及时通风降温,对病原菌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4、加强棚室管理:及时通风,适当控制浇水,浇水后及时通风降湿;采用双垄覆膜、膜下灌水的栽培方式,除可以增加土壤湿度外,还可以明显降低温室内空气湿度,从而抑制西红柿叶霉病的发生与再侵染,并且地膜覆盖可有效地阻止土壤中病菌的传播。根据温室外天气情况,通过合理放风,尽可能降低温室内湿度和叶面结露时间,对病害有一定的控制效应。及时整枝打杈、植株下部的叶片尽可能的摘除,也可增加通风。避免氮肥过多,适当增加腐殖酸、磷、钾、钙套餐营养嘉美红利、赢利来增强植株抗病抗逆力。
5、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最好采用粉尘施药或烟雾施药用药,亦可采用喷雾方法施药。粉尘施药或烟雾施药应在傍晚时喷洒粉尘剂或施放烟雾剂。常用的粉尘剂有5%加瑞农粉尘剂、7%叶面净粉尘剂等,每亩每次1kg,7~8天1次;常用的烟剂有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g,喷雾施药应在发病初期,以上午用药为宜,先摘除病叶,再喷洒药液,要注意叶背面用药。可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倍液、每7-8天1次,连喷2~3次。
5全生育期要重防早晚疫病简介
早疫不早晚疫不晚,发生早晚疫对叶片影响极大,因此整个生育期都不能忽视对早晚疫的防治。
发病特点
早疫病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该类病害的典型症状是在叶片、枝杈以及果实的花萼附近以及有裂缝的地方处形成具有同心轮纹的病斑,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圈,后期长灰黑色霉状物。
番茄早疫病
晚疫病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该类病害危害植株的叶、茎、果,以叶片和青果危害严重,多从植株下部叶尖或边缘发病,初现不规则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变褐色。其典型症状是发病后期在病斑部产生灰白色霉状物。
防治措施
早疫病多在番茄结果初期发生,一般可用异菌脲、腐霉利、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等药剂防治。
晚疫病多在霜冻过后大量发生,是一类典型的低温高湿病害。一般可用克露、杀毒矾、福美双等药剂防治。
素材来源:天宝农业技术服务平台、论坛等
图片来源: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