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回升,各种作物病害接踵而至。番茄在生长过程中,会因枯萎病、青枯病和生理性缺水等问题引起植株萎蔫,此时,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预防补救。下面就来了解一下番茄萎蔫了要注意什么?
生理性缺水多发生在低温季节,主要因根系生长不良引起,造成番茄茎秆中空和萎蔫。番茄根系生长最合适的土温为20℃——22℃,而9℃——10℃的土温会导致根毛停止生长,土温降至5℃时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严重受阻,即便此时天气放晴,棚温迅速升高,根系也难以迅速吸水,从而造成植株萎蔫。通常在气温稳定回升时,根系恢复正常后症状会减轻。
枯萎病和青枯病引起的植株萎蔫现象不同,二者的主要区别:
一是病菌不同,青枯病是细菌性病害,枯萎病是真菌性病害;
二是发病生育期不同,青枯病多在株高30厘米时开始发生,而枯萎病一般在开花结果期发生;
三是萎蔫现象不同,青枯病株白天萎蔫,傍晚恢复,而枯萎病株则白天萎蔫,傍晚不恢复;
四是病程不同,青枯病病程进展迅速,严重的病株经7——8天即死亡,而枯萎病病程进展缓慢,病株一般要经15——30天才枯死;
五是青枯病病株枯死后叶片颜色仍保持绿色,而枯萎病病株枯死后叶色变黄;
六是横切病茎溢出的液体颜色不同,青枯病病株的切面会溢出白色菌液,而枯萎病病株则没有。
预防措施:
1.合理轮作,远离菌源
枯萎病和青枯病的病原菌均为“土壤习居菌”。枯萎病病菌以真菌的菌丝体、厚坦孢子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可在病残体中营5-7年腐生生活;青枯病病菌也可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存活14个月至7年。因此,只要土壤中残存这两种病菌,1年感病则年年发病。
因此,应该在已发病的土地上实行2-5年轮作换茬种植,或水旱轮作效果更优。同时,种植前要彻底清除、烧毁病残株,不用病株沤肥,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农事操作尽量减少蔬菜植株伤口,改善排灌条件,从多方面避开菌源。
2.种子和蔬菜苗床消毒,消除菌源
(1)种子处理。用温水或热水浸种。此法对枯萎病、青枯病均有效。具体方法是用种子重量3-4倍的53-55℃温水浸泡15分钟,边浸边搅拌,待水温降至36℃左右即停止搅拌,再浸泡4-5h即可催芽播种。瓜菜类种子发芽时间长,可采用热水烫种,用前述同样水量,温度70-75℃,将瓜类种子倒入其中,再用另1小桶反复倾倒,当热水降至稍有烫手时再搅拌10min即可。
(2)药剂消毒。青枯病可用三氯异脲酸倍液浸种6-8h。防治枯萎病、青枯病都可用40%甲醛倍液浸种15分钟。枯萎病可用50%福美双WP,以种子重量的0.3%-0.4%拌种。蔬菜苗床可换用无病床土,并用70%甲基硫菌灵WP或50%多菌灵WP多菌灵WP、75%敌磺纳SP倍液苗床喷施消毒。
药剂防治:施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杀灭和控制病菌。防治枯萎病可用70%甲基硫菌灵WP-倍液或50%多菌灵WP倍液、40%三乙磷酸铝WP倍液灌根、喷雾。防治青枯病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WP0倍液灌根、喷雾或用14%络氨铜AS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WP倍液、77%氢氧化铜WP倍液灌根喷雾防治,对枯萎病、青枯病均有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