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太回家了图

“师太”回家了(图)

王韵壹在评委席上的情绪起伏王韵壹以“袈裟装”在《中国好声音》冷艳亮相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p>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本报独家专访《中国好声音》王韵壹王韵壹,这个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山西姑娘,终究回到了故乡。而她的身份也从选手变成了评委。2012年7月20日,光头女孩王韵壹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用低沉的嗓音安静地唱歌。在被称为“邪教门派”的哈林组里,她有一个独特的称谓——“师太”,王韵壹也很认可这个称谓,在自己的微博上,她也经常使用“师太”来描写自己当天的经历。2012年11月20日,回到故乡的王韵壹出现在太原电视台《我就是达人》的复赛现场,“师太”这次不是用歌声,而是用“毒舌”发招,她担负这个栏目的梦想观察员。从选手到评委,四个月,一个转身。选手王韵壹,评委王韵壹合影,对王韵壹来讲,应该是件残暴的事儿,几近每一个要求合影的人都比她高,所以在《中国好声音》的宣扬照中,常见她的小光头凑在镜头的最前面,如此就看不出她1米48的身高与别的选手差距到底有多大,这样的安排既可爱又无奈。但比赛结束后,这样精心设计的机会其实不多。当她回到太原以评委身份出现时,更多的合影是粉丝突然拿着奔跑过来的,猝不及防的拍照其实不构成王韵壹的困扰,她没有因此蹬上“恨天高”(高跟鞋),也没有在合影时使用掩盖身高的技能。“好声音”王韵壹喜欢“1黑到底”,黑色仿佛成了她的标志色采,评委“王老师”却罕见地穿了白色,与节目组工作人员去吃饭时,又换上了前后印有偌大彩色英文的运动衣套装。换衣服时“师太”不会要求“清场”,只要没男的在场就行。在休息和行走的时候,她会像拳击运动员或散打选手一样,将带帽子的衣服从头披挂下来,眼光冷峻,脸上没有笑容。在评论席看到选手的幽默演出时她放声大笑,笑得很突然,那声音像是从身体底部发出的,烦闷而有气力,咧开大嘴“嘿嘿嘿”,其实不顾及她正在成为被聚焦的对象。《我就是达人》现场,评委“王老师”始终坚持着自己的音乐原则和判断。她宁愿自己出学费送一个农民选手学音乐,也不愿意帮助一个其实不成熟的声音“过关斩将”,她不在乎除“师太”以外,再多一个“毒舌”的称呼。忙起来的“师太”16日赶拍完一个杂志的照片,17日飞到杭州演出,18日马不停蹄赶到太原。王韵壹弱小的身影穿梭于各个时空,她的身旁开始多了两个女生,这两个被她称为朋友的助手帮她打理一切琐碎细节:化装、换装、吃饭、拍照,应对媒体,护送出入。19日的《我就是达人》从早上一直录制到深夜11点多,而这并不是终点,还有工作等着她,赶到某咖啡店拍摄宣扬片的工作延续到了第二天清晨。20日晚最后一场录制现场,已连续几个晚上只睡两三个小时的王韵壹,嗓子出现异常,沙哑到连她自己都吓了一跳。即使如此,粉丝丝毫不放过她在中场休息的任何时间,合影的热忱让王韵壹找不到上厕所的机会。助理朋友一旁感叹,回来3天,连回家看一眼的时间都没有。所有的细节都明显指向一个关键词——走红。她会像明星一样,责怪助手让等了很长时间,也会在节目上如“好声音”的评委一般对一个参赛的农民选手很“英气”地出学费,和《中国好声音》那个动不动摸着自己的光头傻笑的“师太”相比,此时的王韵壹多了些霸气。选择爵士乐,由于向往自由,但王韵壹最少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再随便“自由”了。好在,这个宣称对物资没有要求的女生,原本就不太喜欢逛街,应当能避免被粉丝围观的场景了。但是吃,却很难谢绝,15岁之前她对太原的记忆是非常清晰的:灌肠、头脑、丸子汤、焖面,还有郝刚刚和鼓楼的羊杂。这次回太原,王韵壹还是忍不住去吃了肥肠面,当老板问她是不是王韵壹时,她拼命摇头说认错人了,老板不甘心又问一次,王韵壹的朋友替她再次坚决否认。买单的时候,老板不肯收钱,说免费请她吃,但王韵壹坚持要给,最后老板一边说不用给了,一边嘴里数着:20、30……一共80元。老板的“老抠”形象,让游走外地多年的王韵壹一回家就感受到了熟习的味道。离家的孩子保持着坚强的语气和淡定的表情,王韵壹自认是自控能力很强的人,这一点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已展露无遗,她的身中医白癜风的治疗世有诸多波折,但她没有像其他选手一样泪洒荧屏,痛说家史。在“好声音”的舞台上,“师太”始终给观众的形象是乐和和的,但其实她的内心深处是一块冰山下的熔岩。成为评委的王韵壹绷不住了,在《我就是达人》的舞台上,沙画表演者安雪玲的一段关于父亲去世的哭诉,让王韵壹颤抖的肩膀和止不住的泪水第一次展露在镜头中,而这样的画面之前从未出现过。但现在,那些伤感的记忆突然回来了。父亲,是王韵壹在10岁时记得最清楚而深入的一个词,在那之前,一切都是美好的。6岁的王韵壹在被父母送到老师家里学钢琴的时候,音乐还没有对她产生任何吸引力,钢琴很好吗?她更喜欢画画、舞蹈,或当作家也不错啊。喜欢弹吉他和赛车的爸爸很忙,很少回家,只要1回家就会问,女儿,琴弹得怎样啊,爸爸带你去兜风吧。音乐,似乎是父女俩交换的主要通道。但是,还没等这个不懂事的孩子真正爱上钢琴,爸爸就突然离世了,留下的唯一物品就是一把吉他。紧紧抱着吉他的王韵壹,开始变得没有存在感,也许只有弹起吉他,才能再听到爸爸的声音。“为了延续爸爸的生命才做音乐”,这样的理由从一个10岁的孩子心里就开始成长,仿佛有点沉重,但这却是26岁的王韵壹最早理解的音乐价值。随着年龄渐渐长大,喜欢的、善于的东西开始跟小时候不大一样了。“用自己最善于的方式跟这个世界沟通,告知他们想说的,听他们反馈给你的”,这是王韵壹现在喜欢唱歌的理由。如今,王韵壹还住在那个每一个月花1000块钱租来的房子里,房子比较破,但这么便宜的价钱在北京不容易找。最主要的是,住时间久了有一种熟习感,虽然是山西人,但15岁就开始漂泊的她对北京也很有感情,她打了一个这样的比喻,“如果说山西是亲妈,北京就是养母。”“1夜成名,天上掉馅饼这类事情,王韵壹也摊上了,但通常吃了馅饼的人绝大多数都会变得奇奇怪怪,肚子不舒服或找不着北,去医院治病没治好。但王韵壹看起来其实不像是吃过馅饼的人,她仍然还是那末朴实、澹然、平和,与人为善。”王韵壹的评委搭档、知名导演、情感节目主持人、“太原后生”王为念这样说。“回来后,就是家的感觉,1想到明天要走,真舍不得。”王韵壹说。本报 李霈霈摄影 马立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wfh.com/jbpj/6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