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春季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学会这几个要点
老刀注:做好柑橘的春季管理工作,补充各种营养元素是保证柑橘正常生长和坐果的关键。施肥方面

施好春芽肥

施肥虽说是因土(原冬肥施用状况)、因树、因花量而定。但及时施肥是至关重要。因此,春芽肥目前是补肥。如果前期没有施好芽前肥的,应迅速补充速效肥,以尿素和复合肥(15∶15∶15)对半掺,结果树每株视树龄大小施~克。速效化肥一次不宜施得过多,以防春季伤根。

施好谢花肥

谢花肥是保花保果中很重要的一次肥料,要施得及时。由于开花和抽发春芽,大量消耗养分,此时补充不及时,势必导致第一次生理落果数量倍增,第二次生理落果提早出现。谢花肥若是采用尿素加复合肥料,应在盛花转向谢花期时施下;如果是花生饼沤制的水肥则要在盛花初期淋施。若水肥含花生饼的份量不足,则要在水肥中加入一定量的化肥。

喷施叶面肥

柑橘常用的叶面肥有尿素、磷酸二氢钾、氨基酸水溶肥、大量元素叶面肥等。硼、镁、锌亦作为叶面喷布的元素,且是柑橘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常用的有速效硼、高纯硼、硫酸镁、硫酸锌等。春季使用叶面肥,其浓度是先低,然后渐高,最高总量不超过0.5%,同时对高氮和高钾的叶面肥,在使用时间上应有所侧重,谢花期应侧重氮素,生理落果期应以高钾为宜。硼、镁、锌类喷布不超过0.2%为宜。

保花保果

柑橘落果分第一次生理落果,即带果柄落果,是花器发育不良、胚珠退化的内因所致;第二次生理落果,即不带果柄的落果,是营养不良,胚在发育过程中缺乏营养,停止发育造成的。第三次落果是在采果前的落果。

具体原因:①营养不良,树势弱、花量大、花质差。②气候异常,长期阴雨天气授粉受精不良,气候骤冷暴热影响花器和幼果发育,暴雨还造成花和幼果机械损伤而导致落果。③干旱多湿,开花期干旱空气湿度小影响授粉后花粉管的伸长,多雨又使园地积水,根系活动减弱,吸收受阻。④病虫为害,花期有花蕾蛆、卷叶蛾幼虫、螨类、灰霉病、急性炭疽病等。⑤植物激素失调,在幼果期,柑橘体内的生长素、赤霉素减少,果柄形成离层。

土壤管理

花期、幼果期必须保持土壤湿润。开花期出现高温干旱,土壤过于干旱的园区,有水源的可灌“跑马”水,水源不足的应行淋水。淋水可结合施肥。阴雨连绵造成柑橘园内积水,应及早排水,尤其地下水位高的柑橘园,更应防止地下水上升,导致根系生长和吸收养分受阻,树势骤然下降,发生落叶、落果。

病虫害防治方面

虫害方面:有花蕾蛆、柑橘木虱、蓟马、潜叶甲、恶性叶甲、蚜虫类、柑橘红蜘蛛、黄蜘蛛、锈蜘蛛、卷叶蛾类、介壳虫类、金龟子类(有的被称为“清明虫”)、同时,还有柑橘粉虱和黑剌粉虱。在个别乡镇春季恶性叶甲(称作牛屎虫)为害春叶和花蕾都较严重。保果期病虫害防治应及时。例如,卷叶蛾幼虫要开花期至幼果期(果萼未贴紧幼果)为害甚烈,一个星期内可使幼果脱落。故花期应认真检查花萼蜜盘处,及早发现虫情,迅速喷药。

病害方面:有炭疽病、褐斑病、疮痂病、溃疡病、树脂病、流胶病、黑星病以及当年在春梢上出现的黄龙病等。急性炭疽病,表现在弱树春梢叶片出现,使叶片枯萎脱落,炭疽病菌还潜伏在幼果果柄处,直到以后在果柄发生症状,导致果实采前脱落;灰霉病从花蕾就开始侵染,造成花和幼果发病;一些病害的病菌在侵入寄主组织后暂不表现症状,例如,黑星病菌在花期开始侵染幼果,7月后在果面上出现点状斑,造成果品变劣,黄龙病春梢发生症状,是在春梢转绿后再退绿变黄,成均匀黄化叶,在树体枝、干上并无其他病虫为害,又无烂根发生,则应从黄龙病方面来考虑。如果春芽被柑橘木虱为害过,基本上可定为黄龙病株。疮痂病的防治须在春芽露出期喷第1次农药,隔20天要喷第2次,迟喷防效差。喷保果剂时,有的可结合杀虫防病的农药一起使用。但杀菌剂一般不要与生物农药混合。

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生长调节剂,在使用过程中,也应结合树体营养、树势壮弱、树龄大小、土壤基础、管理水平、病虫防治、气候因素综合考虑。例如2,4—D在气温上升到28℃以上时喷布极易发生药害,幼年柑橘在广东生长迅速,在5月份极易抽发早夏梢,若用九二О保果不恰当,夏梢抽得太早,保果就适得其反。九二О喷的次数多时,不但会促进夏梢的过量生长,而且还会使果皮粗糙、着色推迟。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







































北京治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wfh.com/jtbx/32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