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不行用药还黄化有其他虫媒专家释疑
点击上方“蓝色字”可   专家答:大量的国内外实验结果表明土壤中没有黄龙病菌,挖掉病树后可以马上补种无病苗木;流水、风、雨水、修剪枝条的剪刀和其他昆虫,哪怕是与木虱一样刺吸性口器的昆虫都不会传播黄龙病病原。   广西柑桔研究所植保室主任邓明学介绍,在田间,柑桔木虱是黄龙病病原的唯一传播媒介,只要果园中没有木虱,就算有病树,黄龙病也不会传染。但目前绝大部分果农都没有完全意识到此问题,还是将红蜘蛛、介壳虫等常见虫害的防治放在首位。   同时,许多果农在防治木虱的时间选取上漏掉了两个最为重要的关键点:晚秋梢、冬梢期以及春梢萌芽前的越冬期,前者是木虱发生高峰期,后者则是木虱全年虫口密度最低、喷药防治效果最好的时期。在果园管理中,一般果农在晚秋梢和冬稍期,考虑到再抽出的梢都不会再利用,因而基本不常喷药,9月下旬选用杀红蜘蛛的哒螨灵、炔螨特等专用杀螨剂,却又对木虱无防效。

在春稍萌芽前,原本是一年中防治木虱最好的时机(实验证明此时若杀死一头木虱成虫,相当于夏、秋梢期杀死20-头成虫),但此时木虱极难见到,且其他害虫数量也少,因此果农也大多不会注意。这会导致带病木虱在春梢上大量取食和产卵,当用药剂杀灭春梢上的柑桔木虱时,黄龙病已被传播。

农药不行?

焦点二:为何用了推荐的杀木虱药,效果却不显著?

  案例:在众多杀木虱的药剂中,啶虫脒、噻嗪酮、阿维菌素等都是较为常规的选择,而部分果农在使用过上述药剂后,却反映防治木虱效果差,甚至无效,果园中黄化情况或出现黄龙病的机率依旧很大。 专家答:柑桔木虱虽然可用一些广谱性的药剂防治,但各种药剂的药效却有所不同。选择药剂有毒死蜱、辛硫磷、吡虫啉、三唑磷、喹硫磷等。   邓明学曾在2年生纽荷尔甜橙苗以及5、7年生九里香绿化树上将一些常见防木虱药剂做实验对比,结果如下:有机磷农药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混剂对木虱成虫的防效最好,特别是甲氰菊酯+三唑磷、甲氰菊酯+水胺硫磷、51.5%毒·高氯乳油、50%丙溴磷+甲氰菊酯乳油的防效都在92%以上。

用药还黄化?水田多

焦点三:为何水田果园的黄化发生率比旱地、山地等明显偏高?   案例:南方农村报发起的“柑桔黄化树调查问卷”统计显示,水田果园黄化发生率不足一成的占33.33%,超过三成的达37.86%;山地果园黄化率不足一成的占61.54%,超过四成的只占15.38%。   专家答:邓明学认为,水田与平地果园黄龙病相对严重,关键在于:一是水田平均气温较山地高,木虱越冬存活率高,山地果园越冬的木虱被冻死的多,黄龙病传播也就慢许多。二是水田土壤较肥沃,有机质多,每年柑桔树抽发的春夏秋冬梢明显偏多,嫩梢一多,木虱自然也跟着多,加上喷杀木虱效果不佳,就更易传染黄龙病。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高级农艺师李荣则认为,水田果园生理黄化也相对严重,一方面柑桔不耐涝,地下水位高,排水不顺畅,易抑制根系的生长;根系也较浅,集中在地表处,易因施肥不当、太阳晒、温度变化剧烈等损伤。另一方面柑桔根系适宜生长的土壤pH在6.5-7.5之间,因长期耕作施肥影响,水田酸性一般比山地要强,低于5.5的都很常见,影响养分的平衡吸收,尤易出现缺Ca、Fe、Mg等元素,引起生理黄化。

链接

六个防治木虱的关键期与推荐用药

第一个关键期:砍病树前。砍挖黄龙病树前必须先喷药杀灭病树上的木虱成虫和若虫,避免将带病木虱成虫驱赶到健康树上。可选用对温度不敏感的杀虫杀螨剂甲氰菊酯+水胺硫磷乳油/三唑磷乳油/辛硫磷乳油/毒死蜱乳油。   第二个关键期:春梢萌芽前。杀灭越冬后的木虱成虫,减少当年的虫口基数。可选用低温期可用的杀虫剂如三唑磷乳油/辛硫磷/毒死蜱,可添加菊酯类药剂。   第三个关键期:春梢期。选用既能有效防治柑桔木虱成虫、若虫,又能防治蚜虫、粉虱的药剂。可选用异丙威+吡虫啉乳油或联苯菊酯,或吡虫啉+毒死蜱。   第四个关键期:夏梢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结合防治第一代矢尖蚧时使用能有效防治木虱的杀蚧剂。可选用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吡虫啉+毒死蜱/辛硫磷。   第五个关键期:秋梢期。秋梢期选用既能有效防治柑桔木虱成虫、若虫,又能有效防治柑桔潜叶蛾的药剂,可选用吡虫啉+丁硫克百威/辛硫磷/毒死蜱/菊酯类。 第六个关键期:晚秋梢。9月上、中旬抽出的晚秋梢或9月下旬至1月抽出的冬梢,在抹梢前必须先喷药后抹梢,可选用异丙威+吡虫啉乳油/联苯菊酯/辛硫磷/毒死蜱。

稿件摘自南方农村报,略有删改。转载和引用请注明出处,谢谢!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
哪里的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wfh.com/jtbx/32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