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85(42)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pH与Hp研究的启示
樊代明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澳大利亚的Marshall和Warrn医生,这着实使我为中国学者失落和遗憾了几天。这么多年来发了这么多诺贝尔奖,今年的内容离我们消化内科最近。细想起来诺贝尔奖并不那么高不可攀,遗憾的是中国学者没有抓住这个机会,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年,我在第三军医大学上本科,课堂上听老师批评说:“居然有人用庆大霉素等抗菌素治疗溃疡病,真是天方夜谭,岂有此理”。这是因为用抗菌素治疗溃疡违背了当时学术界公认的“无酸无溃疡”的经典理论。那时多数人认为,溃疡病的发病只是因为低pH值的酸性胃液腐蚀了胃或十二指肠黏膜所致,且用不同的抗酸药物治疗有效。从那时起,为了抑酸,一代又一代的抗酸剂不断问市,从H2R拮抗剂到质子泵抑制剂,这些“灵丹妙药”确使溃疡的愈合率及速度大为提高。但遗憾的是,总有一部分难治性溃疡经久不愈或屡愈屡发,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这就使人们一直在想,是否还有别的因素涉及到溃疡的发病。
年,我上了文革后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进入第四军医大学,从师张学庸教授进行消化病的研究。当时得知北京医科大学的郑芝田教授用痢特灵治疗溃疡病有效,但机制未能明确。我的一位师妹叫邢联平,她对此十分感兴趣,毕业后从西安去北京考上郑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他们当时没有想到痢特灵的抗菌作用,没有进行细菌分离,而是想在消化道特别是从大脑组织中去找痢特灵的受体。想尽了各种办法,用尽了各种技术,夜以继日、日以继夜,怎么也找不到受体,一直到年尚无结果,我的师妹只好放弃研究去了美国。
年,澳大利亚的Marshall和Warrn医生发表了文章,他们用细菌培养的方法从胃病患者的胃组织中培养出一种细菌,称幽门螺旋杆菌(hlicobactrpylori,Hp)。后来全世界的消化病专家都发现其与溃疡病的发生、难治和复发相关。通过用抗菌素可以治愈溃疡病,且复发率显著下降,并发症也显著减少。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我们中国学者应该追思几个假如:
1.假如当年我们不以古板的概念为圣旨,不去嘲笑那些用庆大霉素治疗溃疡病的医生,而是去深究其机理。
2.假如确定痢特灵治疗溃疡病有效后,我们不是去从胃黏膜或大脑组织寻找痢特灵的受体,或者说寻找受体失败了并不放弃研究,而是折回来用其他思路比如细菌培养方法去研究。
3.假如我们中国的临床医生不是为做医生而只做医生,而是多学点身外本领,掌握一些诸如细菌培养、生化、免疫等研究,在从事临床工作的同时做些基础研究,双管齐下,能文能武,而不是视临床与基础相对立。
4.假如,假如,假如……
如果有上面这些假如并循此研究下去,也许这次诺贝尔奖就会花落中国。
不过,冷静下来想一想,我们也用不着为这些已经失去的假如而沮丧,因为科学是无止境的,还有大量的假如或机会等待着我们。一个引起疯牛病的朊蛋白就已让科学家们得了两次诺贝尔奖,事实上至今朊蛋白的研究还未结束。虽然Hp与溃疡病的关系已经确立,已获诺贝尔奖,但Hp与胃肿瘤的关系仍未定论。一方面,Hp可以引起胃淋巴瘤,且通过抗Hp疗法可将部分患者治愈,这是事实;另一方面,Hp可以引起胃癌还缺乏足够有力的证据。而且,有不少报道Hp感染还与部分心率失常、雷诺症、甚至湿疹有关。那就是说,Hp的故事还没有完,还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下一个诺贝尔奖会花落谁家,我深信这样一句话:“机遇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杂志》,85(42)。中药大品种联盟(BBTCML)编校发布。编辑:远志。转载请标注作者及出处。
热门文章推荐,点击即可阅读《党参食用情况调查报告》
《淫羊藿质量影响因素及质控对策分析》
《年上半年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进出口贸易分析》
《人参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重要小贴士中药大品种联盟近期正在征集专家库成员,我们殷切欢迎有技术、有能力、有经验,愿意为中药大品种培育、为中药产业贡献力量的优秀人才,加入中药大品种联盟。详细信息请查看平台功能栏中的通知,或直接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进行报名。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专家库
樊代明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