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虫通过转移为害新植株而传播黄龙病。所以,有效控制果园柑橘木虱数量才能保好梢、抑制果园黄龙病爆发。
柑橘木虱形态特征
柑橘木虱一年可发生8-14代,各代重叠。
木虱卵
芒果状,顶端尖细,末端钝圆,有一短柄,初产卵
浅黄,较透明,后期变橙黄。卵多产在嫩芽、嫩叶、嫩芽与梗交界处上,一般都是聚生,有时可以看到散产于叶片上颜色深橙色的卵,多为坏死,卵的生长历期约4天。1条新芽上的产卵数量可达-粒不等。1头雌成虫一生产卵最少为约粒,最多可达约粒,平均产卵粒左右。
木虱若虫
a-f依次为木虱卵至5龄若虫(体视镜放大50倍)
若虫分五龄,随着龄期增长,体型增大明显。
一龄若虫扁椭圆形,2个红色复眼,无翅膀,单眼不可见,生长历期约1天。
二龄若虫体型增大,胸部第2节出现翅芽,生长历期约2天。
三龄若虫翅芽明显增大、前缘伸至复眼后缘,后缘至腹部第3节,触角末端变黑,出现单眼,出现尾须,生长历期约3天。
四龄若虫体色变深,复眼变大,翅芽前缘超过复眼,后缘超过腹部第3节,前后翅错位明显,触角末端变黑,尾须增多,生长历期约为3天。
五龄若虫体色深,纹理清楚,触角除基节外全部变黑,端部有2根清晰刚毛,尾须继续增多变长,生长历期约为5天。
木虱成虫
木虱是细小昆虫,两性卵生,雌雄个体大小差异不明显,两对翅,前翅革质、有褐色斑纹,后翅膜质、透明;翅脉简单。
雌虫孕卵期腹部橘红色,腹末端尖,产卵鞘坚韧,产卵时将柑橘芽或嫩叶刺破,将卵柄插人。产卵雌虫寿命约40天。但是,柑橘木虱孤雌不产卵,寿命可达天以上,雄虫最长寿命98天。
生活习性和危害
成虫不喜移动,尾部翘起,虫体与叶片成45°角,有点小文艺!多停靠在叶片背面或茎上取食为害,幼虫随龄期增长活动能力增强,但在未受惊扰的情况下一般不移动。
成虫取食前身体左右摆动几下利于口针刺入树体,取食汁液,寻到取食位置后一般不转换取食位置,终日取食,典型的吃货!被取食叶片可出现枯黄扭曲。
若虫聚集在植株嫩梢上取食危害,随着虫龄的增长而不断的向植株嫩梢下部移动,从尾部排出大量的白色蜡状蜜露,被取食嫩梢常枯萎。煤烟病的病原菌能以白色蜡状蜜露为营养来源,荫蔽潮湿及管理不善的橘园易发病。
发生规律
1、木虱一年中的代数与柑橘抽发新梢次数有关,每代历期长短与气温相关。
2、3月下旬越冬虫代开始产卵,4月中下旬开始孵化,5月上旬成虫开始出现。若虫盛虫期出现在4-9月。秋梢期是若虫和成虫的高峰期。
3、夏梢受害最重,其次是秋梢,尤其是,5月的早夏梢,被害后可能引发黄龙病。而春梢主要遭受越冬代的为害。
4、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常有一次迟秋梢,木虱会发生1次高峰,并以当代成虫越冬。
防治方法
冬季清园:这是全年防治关键中的关键。此时成虫在气温低的情况下是不活动的,使用有机磷药剂或矿物油喷布,只要能喷得均匀,接触虫体,效果都很好。
春梢期:萌芽前,杀灭越冬木虱,减少虫口基数。
夏梢期:防治木虱关键时期,在夏梢抽出时必须喷药防治木虱。木虱防治漏洞在于夏梢的处理,对不抹除夏梢的品种或果园,如砂糖橘,往往只注重夏梢的控制,多数采取以梢控梢的方法,保留的夏梢不重视木虱的防治,黄龙病蔓延加快。
秋梢期:统一修剪夏梢放秋梢前,先喷施药剂杀灭木虱;秋梢萌动时结合防治柑桔蚜虫、潜叶蛾,喷药防治木虱,保护秋梢。
冬梢期:有抽发冬梢或者晚秋梢的果园,仍然要注意防治。
常用的药剂以有机磷类为主,一般以50%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0-1倍液,夏梢期结合防治潜叶蛾、蚜虫,可喷阿维菌素+辛硫磷,一药多效。
注意事项:
(1)砍挖病树前必须全园先喷药杀灭木虱成虫和若虫,避免带毒木虱传毒。
(2)加强肥水管理,使柑树长势壮旺,每次新梢发梢整齐,利于统一时间喷药防治木虱。
(3)橘园土壤多为酸性,可施用腐植酸加复合肥,调节土壤、改善根际环境,均衡营养,发梢整齐。
(4)一梢三药,统一防治。第一次喷药时间应在露芽期(芽长1cm以下)进行。
(5)橘园中还存在木虱其它的寄主植物也要一并喷药,并砍除,防治寄生。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点蓝字即可查看)
年8月份脐橙管理
炎炎夏日,注意“太阳果”!你家柑橘该这样管
放秋稍、管秋稍攻略奉上!一文讲全柑橘秋梢期管理
柑橘种植麻烦不断!7月脐黄、8月粉虱,你说怎么防怎么治?
柑橘促梢壮果正当时,选对肥料很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