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旗林农的贴心人

——记献县林业局副局长王洪旗

  从业30年,足迹踏遍献县个村庄,传播林果技术,帮助上千户枣农脱贫致富,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献县的“果树活地图”;他的电话号码15年从未更换,乡亲们打一个电话,他便出现在田间地头,为果树“把脉开方”,乡亲们信他爱他,说他是妙手回春的“果树神医”。

  他,就是献县林业局副局长王洪旗。在百姓眼里,他不是“官”,而是一位最值得信赖的林果专家,一位为大家排忧解难的贴心人。

  编制枣树病害防治套餐,带出一个红枣交易市场

  王洪旗,农民出身,自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民和土地有着深厚感情。年,从沧州农校果林专业毕业后,王洪旗被分配到献县林业局从事基层工作。30年间,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到林业技术站副站长、站长,再到主管业务的副局长,他从未离开过他深爱的土地和乡亲。他说:“我的根就在这里!”

  献县后营苗圃场,如今已是全国小有名气的特色种苗基地。王洪旗回想起苗圃场建立之初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年,献县林业局决定建立自己的苗圃场,并以此为基地,及时引进新品种推广种植。大家一致推选王洪旗担任苗圃场场长。

  俗话说,“三十不改行,四十不学艺”。当时,王洪旗已36岁,亲戚朋友都觉得他没必要冒这个风险,有人劝他:“洪旗,你搞技术出了名,别让这事砸了你的牌子。”然而,面对领导与同事们的信任,王洪旗还是义无反顾地挑起了重担。

  创业难,“门外汉”创业更难。自己对果树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有一套,可搞育苗,王洪旗心里真是没谱。40多亩的苗圃场,只有三个人。为了节省资金,他带着两名管理员开辟圃地、拉泥运沙、挑水施肥。育苗种树不光是体力活,更是项技术活。为了解苗木生长特性,掌握第一手资料,王洪旗吃住在苗圃场,白天田间试验,晚上挑灯夜读,有时为印证资料里的描述,半夜里爬起来就往育苗地里跑,这样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第一年,由于打的浅机井水太咸,培育的小苗全浇死了。他没有气馁,第二年用剩下的资金又打了一眼深机井。就在这一年,他们攻下了育苗过程中的种种难关,掌握了育苗和管理的整套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后营苗圃场从最初的42.5亩扩建到亩;品种从单一的枣树增加到梨、杏、李子、杨树、葡萄等40多个品种;效益从当年的负债经营到现在年供应苗木10多万株,接穗50万个,收益50多万元。在其带动下,个体苗圃场发展到30多个,面积达两万余亩。

  年,冬枣在献县发展很快。起初,由于技术不过关,用酸枣嫁接的苗子成活率不到一半,只能花钱从外地请技术员。王洪旗心里不是滋味,于是主动请缨,向领导保证一个月拿下这项嫁接技术。经过23个日夜的潜心研究,一种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的酸枣嫁接腹接法问世了。

  为尽快将技术用于生产,王洪旗亲自培训技术人员,仅在后营村就培训出一支50人的嫁接技术队,嫁接速度由过去每人一天嫁接棵苗,提高到棵,成活率达90%以上。除了满足本县苗木嫁接外,技术队还到周边县市进行嫁接服务,一些嫁接能手靠这门技术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走上了致富路。

  金丝小枣烂果问题,一直困扰着枣农,有的甚至因此绝收。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关,王洪旗多次下乡考察,并翻阅相关资料。他发现,用药单一、喷药不及时、用药不准是防治效果不理想的症结。讲大道理、办培训班,老百姓很难听懂。为了找到一种切实有效的办法,王洪旗编写出一套枣树防治黑疔、烂果病的套餐技术,这样老百姓即使不懂枣树管理技术,只要“按方抓药、按时打药”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如今,这项技术在献县推广到40多个村,由此带出了一批枣树种植专业村和生产大户。由于红枣品质好,在韩村镇大村一带,老百姓自发形成了红枣交易市场。每当红枣成熟时,在家门口就能把红枣销售一空。

  足迹踏遍全县个村庄,随时帮乡亲们排忧解难

  在献县林业局工作的这30年里,王洪旗的足迹踏遍了全县个村庄、50万亩枣林。同事们说,全县有树的地方,就留下过王洪旗的身影。

  一个夏日炎炎的中午,王洪旗接到南河头乡鲁大龙打来的电话,说家里果园发生了病虫害,找了很多人,试了很多法,都治不好。当时正值苗圃场生产关键期,除了中午吃饭、午休时间,王洪旗根本走不开。放下电话,王洪旗就骑上摩托车直奔果园,仔细察看情况后,又赶到鲁大龙家,告诉他防治办法。鲁大龙一脸惊讶:“你还认得我的园子?”王洪旗笑了笑,顾不上多说就急忙往回赶。

  段村乡东留路村一些枣农因不懂管理技术,枣树多年不结果,伤了积极性。得知此事,王洪旗发着烧,带着被褥住进村里。从修剪、浇水、施肥到开甲、打药,他一一耐心指导。枣树连续几年获得大丰收,村民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为感激王洪旗,村民纷纷送来红枣、鸡蛋、蔬菜,他都一一谢绝。送礼不成,村民们就联合起来,在电视台为他点歌,以表谢意。

  在王洪旗的建议下,献县推广应用果树无公害管理技术和环保评估认证面积达40余万亩,无公害示范点10个,亩果树通过了果品认证。

  王洪旗每年下乡时间都在天以上,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多期,培训2万多人次。他还先后编写了《速生杨丰产管理技术》《速生杨病虫害防治技术》《金丝小枣无公害管理技术》《冬枣优质丰产技术》等科普资料,每次下乡都带着一大摞,无偿给农民发放。

  带着村民致富,光手把手教技术不行,更要开阔农民的眼界。王洪旗就每年组织淮镇、韩村等上百家枣类加工企业参加各种展览、展销会,以枣为媒,打开市场。

  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渴望,是激励他干下去的不竭动力

  王洪旗一下乡,乡亲们都争着招待他,可他从没吃过群众一顿饭,喝过群众一滴酒。

  一次,韩村镇后道远村党支部书记殷广征找到王洪旗,希望他给村里的枣树“把把脉”。王洪旗二话没说就来到村里,一住就是十几天,手把手教会村民枣树管理技术。当时,他的孩子因病住院,妻子一天给他打了无数次电话,每次他都是说上两句就赶紧挂断。在他看来,耽误给枣农讲课,就可能耽误了他们一季甚至一年的收成。如今,后道远村的红枣因品质优良,每年都早早销售一空。

  王洪旗干工作不知疲倦、对农民不厌其烦、对家人“不近人情”,开始妻子很是不解。王洪旗说:“每当我感到疲惫时,眼前总会浮现出一双双渴望脱贫致富的眼睛,这就是激励我干下去的不竭动力。”后来,妻子多次去苗圃场看望,看着丈夫忙碌的身影,渐渐地从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支持。每年春季,王洪旗在乡里一住就是两个多月,衣服没有时间洗,妻子就每星期给送一次衣服。

  王洪旗精于业务,连续多年被县政府嘉奖,先后被省局、市局评为先进个人,并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先进工作站站长。因为成绩突出,0年,他被县政府记三等功;年,又被市政府记三等功;4年,他获得县长特别奖。他撰写的论文《苹果轮纹病和炭疫病综合防治技术》被沧州市林果学会评为优秀论文。对于这些,他从来不向别人提起。

  献县作为农业大县,有很多农民土里刨食只能获得温饱。让农民通过林果走上致富路,一直是王洪旗多年的梦想。年,为了响应县委、县政府“打造森林献县”的号召,王洪旗带领同事们努力发展林业,为农民增收开辟一条致富路。为防治杨树溃疡病,王洪旗深入研究,通过调整农药配方、用药时间和方法,大大提高了速生杨成活率。与此同时,他与同事们一同深入乡、村,帮助群众搞好规划设计,讲解栽植技术,制定方案,检查造林质量。在他们努力下,献县的速生杨以高成活率通过省市验收小组的检查验收,受到一致好评。

  一片片曾经缺少绿色的土地,如今已是枣树成林、白杨成方,献县成为全市的绿化先进县。王洪旗也在一片片拓展的绿色中,与乡亲们成了朋友、成了亲人。

赞献县看献县写献县读献县第一影响力今日献县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权威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wfh.com/yfzl/14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