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黄化问题层出不穷,老调重弹。造成柑橘树体黄化的原因概括为三个方面:土壤供给问题、根部吸收问题、枝干枝条输导问题。 A、土壤供给问题:土壤缺乏一种或几种元素、PH值偏酸或偏碱、重金属超标、土壤活性低、肥料被固定、供肥不足等; B、根部吸收问题:病虫害——根腐病、线虫、肥害、水害等; C、枝干枝条输导问题:包括传导组织受损、传导组织堵塞。木质部导管受损有裂皮病、流胶病、环割、天牛、爆皮虫、嫁接口不亲和等造成;韧皮部筛管堵塞有黄龙病、碎叶病等。
缺素黄化——
疑似黄龙病——
具体原因总结以下几点,发现黄化的果园,请对号入座,无则加勉,有则避免: 1、水害闷根; 2、土壤偏酸粘性重; 3、果园多年没深耕; 4、不合理施肥引起的黄化:a、施肥位置不合理造成浮根、烧根;b、中微量元素施用量少;c、大量使用未熟化有机肥。 5、根群发病; 6、根结线虫危害; 7、天牛为害; 8、除草剂引起的黄化; 9、环割技术的滥用; 10、没合理控制挂果量,树体营养失调、黄化; 11、黄龙病、衰退病引起黄化; 12、柑橘正常衰老因素。 积水——
肥害——
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最多的是由于土壤问题导致根系问题的柑橘树体黄化,改造黄化树,需从改良土壤开始,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调节土壤PH值到5.5-6.5,如酸性土壤通过调酸、少用酸性肥料等; 2、增加土壤透气性,松土、起垄、开排水沟、沟施肥等; 3、增加土壤有机质,沟施腐熟有机肥、淋施水溶性有机肥等; 4、改良土壤微环境,提高土壤有效氮、有效碳含量从而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 5、合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大量元素氮磷钾与中微量元素合理配比。 6、叶面喷施,喷施叶面肥,通过叶面吸收养分,减轻根系吸肥负担,另外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向根系提供更多有机养分。 环割口受损——
天牛危害——
嫁接口不亲和—— 裂皮病—— 树脂病(流胶病)——
二、溃疡病溃疡病:
柑橘溃疡病是国内外的植物检疫对象,什么是植物检疫的病害,就是危害性极强,对农作物容易造成极大伤害,且难以治愈的病害,国家检验检疫局将其列为检疫对象,规定存在此类病害的生物载体不得调运。 溃疡病叶——
溃疡病的防治,可以说没有特效药,溃疡病的病源细菌在柑橘病部组织内越冬,始终存在于植株体内,无法彻底杀灭。当温度适宜、湿度高时,细菌从病斑中溢出,借风、雨、昆虫和枝叶交互接触作短距离传播。远距离的传播则主要通过带菌苗木、接穗和果实。病菌落到寄主的幼嫩组织上,由气孔、水孔、皮孔和伤口侵入,潜育期3~10天,爆发性强。 因此,只有通过选种脱毒苗木,提升柑橘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的营养方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植保观念等综合解决方案,控制短距离、远距离传播,避免爆发。 小结 种植没有捷径,勤劳能补拙;种植没有专家,你才是主人。以科学为指导进行栽培管理,熟悉当地气候土壤,熟悉作物生长特性,熟悉作物各时期需肥特点,熟悉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等,不断的总结经验,其实你就是你果园的“专家”。 经验很重要。任何不具备创新能力的技术都不叫技术,而是叫经验;技术创新来源于育培及生产资料上的科技创新,而经验则来自于田间地头。
高产稳产从土壤改良做起!
创新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禾中王”生物有机肥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菌,有效活性菌的含量高达2-3亿每克!
禾中王生物有机肥料的综合特点
1、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共同作用,促进有益微生物繁殖,打压有害菌的生存空间,快速分解土壤养分(氮、磷、钾及微量元素),使土壤恢复活力,促进作物根部吸收养分;
2、增加土壤空隙,促进根群发展;
3、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肥力损失;
4、补充土壤有机质,缓慢释放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5、增加土壤渗透率,提高灌溉排水效益;
6、有效改良土壤品质,增加土壤肥力,不需间作或轮种
(今年种西瓜明年还可种西瓜!)
7、含有碱性物质,是地下害虫天然的杀虫剂,不会对作物产生药害。
经多年反复试验证明,本品适合做采果肥、冬肥、底肥。对活化土壤、抑制线虫、抗重茬、减少病害(特别是土传病害)、增加产量、效果突出。
适用于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尤其对果树(沙糖桔、蕃石榴、葡萄、月柿、火龙果、芒果、荔枝、龙眼、金桔、香蕉、马水桔、脐橙、夏橙等)、甘蔗、桑树、茶叶、马蹄、蕃茄、马铃薯、花生、生姜、芋头、瓜菜等经济作物及石斛等药材有明显的抗病和提高品质的作用。
同时,生物菌能分泌生长素,诱导作物生长、苗齐苗壮,并提高作物抗逆性、抗果树老龄化、预防作物黄化。对抗旱、抗寒和抑制“线虫病”、重茬病、枯萎病、黑根病、腐烂病等病害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