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省林科院专家来歙考察防治
4月17日,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几名林技专家来到歙县,就山核桃“溃疡病”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就发病情况开展防治试验,力争减少和控制病害损失。
记者在杞梓里镇英坑村的山核桃基地内看到,虽然大部分山核桃树都长出了青嫩的叶片,但遭受“溃疡病”侵害的种种症状也比较明显,不少山核桃树的树干部分出现了伤疤似的褶皱、斑驳,有的枝丫仍然是光秃秃的,树势颓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洪剑:“刚才我在这一片山上,给统计了一下,发病率基本上,目前来说的话是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如果说有液体继续往下流的话,这里面真菌的孢子就会继续往下侵染,病斑会继续扩大。”
山核桃“溃疡病”又称“干腐病”,其病原菌是一种群生小穴壳菌,一般以菌丝体的形式在山核桃树皮内越冬,第二年4月,随着气温上升,菌丝生长,5月后,病菌孢子大量繁殖,从树体伤口开始一步步危害树体。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洪剑:“这个病不像根腐病,并不会导致树直接死亡,仅仅是影响它的产量,树势衰弱影响产量。”
随着山核桃产业规模地不断提升,“溃疡病”如果持续恶化,将严重制约山核桃的产量与质量。刘洪剑表示“溃疡病”的致病因子较为复杂,包括气候、树龄、土壤等多种因素,他们将继续观察并具体分析,通过多种方式予以科学应对和防治。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洪剑:“一个是注药打孔,注射药剂,再一个是通过把这个病斑用刀刮除,然后涂药,再一个就是刮网状刮痕,然后也是喷药,这三种方法处理,我们设想筛选出最佳的一种防治方式。”
来源:歙县台汪龙京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