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溃疡病是我国柑橘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被称为柑橘八大病害之首,是国内外的植物检疫对象。溃疡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树叶、枝梢、果实,造成落叶、落果、影响树势等。
那么针对这些细菌性病害有什么好的方法吗?接下来小编就带领大家来具体了解一下:
田间作业流程:
一、彻底清园,减少病源
在采果后至春梢萌芽前或在每次喷药前,应对全园进行一次大清园,主要是清除树上和地面病枝、病叶、病果。并将其集中烧毁。
二、抹梢放梢
在夏秋梢抽发时,采取人工抹梢或使用氟节胺(封梢)控梢的方式将过早、过迟萌发的零星不整齐嫩梢抹掉,尽可达到统一放梢。
三、药物灌根及叶面喷雾处理
1、萌芽前用溃腐1号与水溶肥混合灌根:
在每次夏、秋梢抽发前10~15天,在树冠滴水线周围(根系分布最密集的地方)用溃腐1号与水溶肥灌根一次。
具体用量如下:
一年树龄幼树每株每次用量为20~30毫升;
两年树龄幼树每株每次用药量为50~60毫升;
三年树龄结果树每株每次用药量为70~80毫升;
多年挂果树用药量为每株每次80~毫升。
注意:在灌根时用水量要足,以充分浸湿到地下根系为宜。
2、叶面喷药防治:
(1)在新梢萌发1~2厘米左右时,开始喷第一次药,然后间隔10~15天再喷第二次。溃疡病发生严重的果园可适当加喷一次。用药时期为第二次喷药后10天左右。
(2)科学的选用药剂。建议第一次用药选用内吸性杀菌剂:如溃腐1号、噻森铜、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真细顿(噻森铜·噻呋酰胺)等。第二、第三次用药可选择药性较猛的药剂:如冠菌清、春雷·王铜、农多福等无机铜制剂及复配剂。
(3)挂果树防止溃疡病上果,应掌握在幼果期开始到果实膨大期,每10~15天喷药一次,连续喷三次,可结合防叶面溃疡一起防治。
(4)注意在每次大风暴雨过后补喷一次,同时注意加强对柑桔潜叶蛾等害虫的防治,减少病菌从伤口侵入,减轻溃疡病对果园的危害。
防治柑橘溃疡病推荐用药
溃腐1号具更高效内吸传导性,经实测,溃腐1号是最适合灌根的生物菌剂以菌治菌。
溃腐1号的特点:
1、高效性:溃腐1号内吸、传导性强,同具保护和治疗作用,悬浮剂更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15~20天),可灌可喷,可操作性强。
2、广谱性:对真菌细菌有效,对真菌性病害髙效,对细菌性病害特效。可以防治20多种作物上的60多种病害,药效优于常用农药。
3、安全性:毒性低(LDmg/kg)比,对食盐的毒性都低,对作物、人、畜安全。
4、混配性好:打柑橘溃疡,用“溃腐1号”专注:溃疡病,脂点黄斑病,沙皮病与炭疽病有特效。溃腐1号三天结疤,七天穿孔,长期使用无抗性,可复配,不刺激红蜘蛛,是代替铜制剂的好产品。
5、无抗性:全方位,多位点,非选择杀菌,多次使用也不会产生抗药性,长期使用效果更佳。
6、环保性:生物菌剂型先进,为超微粒水悬浮剂,悬浮率高,分散性好,以水为溶剂,不含有毒溶剂,无公害。
"一灌两喷"法是利用溃腐1号超强以菌治菌的内吸和向上传导性能的特点,通过根部吸收,从木质部传导至叶片全身,从而达到保护树体不受病菌侵染,达到更高效防治柑橘溃疡病的目的,此法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小,可操作性更强。
未使用溃腐1号前与使用溃腐1号后一星期的对比,效果,达到3天结疤5到7天穿孔。
使用方法:—倍液均匀叶面喷施.防冶溃疡病提升效果显著
“溃腐1号”是一款新型的生物菌剂,专注溃疡病,沙皮病,脂点黄斑病与炭疽病特效。其安全性高持效期长的特点,主要成分多粘类芽孢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作为杀菌剂使用灌根能够对作物的根部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来达到作物病害减少发生,其主要成分复配我公司的配方产品叶喷,能够对柑橘溃疡病和细菌性病害有很好的治疗果,提升果品品质真的很重要......
产品性能:
1、适应性强,可在作物所喷到之处快速繁殖,长期存活,有效防治柑橘溃疡病菌、青枯病菌、立枯丝核菌、镰刀菌以及软腐病菌等引起的多种病害。
2、可产生生长类物质,促进作物根系生长。
3、分泌抗生素类物质,抑制致病菌生长,减少病害发生。
全国免费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