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率高达30,果实易失去商品价值沃
近年来,沃柑在广西种植面积发展迅速,成为继沙糖橘后的第二重要柑橘品种。据统计,到年,主产区武鸣沃柑面积达到50万亩,还带动周边的玉林,桂林,百色地区及广东、云南、湖南及江西等省份种植。沃柑以质好、价优的特点,深受种植户与消费者青睐。但好吃难栽,主要原因是沃柑对溃疡病高度易感。尤其是广西南部及广东省的沃柑园,溃疡病发生为害普遍,损失严重,如何控制溃疡病为害,成为种植户的头疼事。日前,我们一篇矿物油+铜制剂的“油铜合剂”预防溃疡病的文章引起了热烈讨论。广西特色作物研究员副研究员全金成接受采访,介绍了他的团队研究与推广防治溃疡病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已经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沃柑园溃疡病感染率降到很低水平。为什么沃柑受溃疡病危害比其他品种重?南方农村报:请您介绍一下广西沃柑溃疡病发生情况。全金成:与其它柑橘品种相比,沃柑具有晚熟,早结丰产,采摘期长,果型亮丽,多汁化渣,高甜低酸的特点,加上市场价格高,收益显著。因此,从年武鸣区开始种植以来,在广西的发展势头很猛。然而,种植户遇到的一个大问题是溃疡病为害。据我们在桂北调查,几乎所有的沃柑园都有溃疡病发生。严重的果园,春梢期叶片感染率超过20%,秋梢叶片感染率更高,果实感染率则达30%以上,严重影响沃柑的生长和果实商品率,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因此,有效防控溃疡病,是保证沃柑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南方农村报:为什么沃柑溃疡病发生比其他品种严重?全金成:沃柑溃疡病发生严重的原因,主要与沃柑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与气候条件有关。柑橘溃疡病是由黄极毛杆菌属的短杆状细菌侵染引起。病菌由伤口及气孔侵染。沃柑植株有很多刺,在风、雨及耕作管理时,容易造成伤口。另外,据报道,生长期的沃柑叶片、果实气孔开张要比其它柑橘品种大,病菌容易侵入。广西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交界地带,气温高,降雨量大,台风多发。此外,目前的防治措施、杀菌剂的效果不理想,果园一旦感染,病原就很难清除,病情发展快。为什么目前防治沃柑溃疡病措施达不到预期效果?南方农村报:有种植户反映,尽管经常轮换喷施杀菌剂,但溃疡病发生依然严重。应该采取哪些有效办法?全金成:柑橘是常绿性果树,一旦感染溃疡病,病原就有可能长期留在果园,很难完全清除。只要残留有少量的病叶病果,在气候条件适宜时,病害发展迅速。溃疡病病菌在土壤中也可以存活,成为侵染源。目前防治溃疡病的主要措施是喷施杀菌剂。对于细菌病害而言,多数杀菌剂只起预防作用,没有内吸治疗作用。一旦病菌侵入,或出现症状,治疗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必须在感染前喷药保护才能有效阻止溃疡病发生,或者发病初期喷药,阻止蔓延到健康的叶片果实。常用的杀菌剂有含铜杀菌剂(无机铜、有机铜)、抗生素(春雷霉素、枯草芽孢干菌)及杀真菌剂(克菌丹、丙硫唑、辛菌胺醋酸盐)等。这些杀菌剂以水剂、粉剂与悬浮剂为主,在植物表面粘附力差,喷后3-5天大部分会被气流及雨水冲刷掉,不能提供足够的药剂持留量与持效期,阻止细菌入侵叶片果实。管理上还需要结合其他辅助措施,提高防治效果。包括冬季剪除病叶枝条,清除地面落叶,残枝与病果,喷施杀菌剂;在放新梢前,修剪去除病叶病枝;通过集中放梢及喷药,防治潜叶蛾,减少伤口。此外,台风过后会造成果树大范围受伤,要及时喷药,阻断病菌传播。溃疡病侵染叶片含铜杀菌剂+矿物油是提高溃疡病防效的有效方法南方农村报:我们了解到,很多种植户用含铜杀菌剂+矿物油有效地防治溃疡病。你们基于什么原因,研究与推广这一技术?全金成:无机铜杀菌剂是目前使用历史长、效果好、抗性小、来源广泛的杀细菌剂。它的杀菌机理是,药剂在植物表面水分酸化作用下,释放出二价铜离子,与病菌蛋白质结合,破坏蛋白酶活性,使得细菌死亡。但含铜杀菌剂不能被植物吸收,只留在叶片果实表面,粘附力差,容易流失,持效期短,二次喷药间留有空窗期,不能保护作物免受病菌入侵。如果与矿物油混合喷洒,药剂能均匀分布,并能延长留在作物表面时间,不断释放铜离子杀死细菌。矿物油还能帮助铜离子穿透进入植物体内。更有趣的是,矿物油的油膜能够封闭伤口,阻止病菌入侵。正是由于这些性能,矿物油+铜制剂使用,可以提高防效。我们从年开始的大田实验,证明这个方法非常有效。比如,在桂橙1号秋梢期单喷氢氧化铜倍,药效不到10%,而与矿物油混配后,药效增加到77%和83%。在沃柑上单用氢氧化铜或松脂酸铜,效果均低于5%,而与矿物油混合后,药效分别达到85%及90%。这些试验结果已经在《广西植保》与《南方园艺》发表。很多果园使用这一技术,完全控制了溃疡病危害。戳视频看这个沃柑园如何防治溃疡病南方农村报:使用含铜杀菌剂+矿物油方法时,有什么关键措施?全金成:首先,要根据果园的实际情况制定防治方案,掌握在3个关键期喷药:春梢期、幼果期-膨大期、秋梢期。柑橘抽发春梢时,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桂南地区及广东,气温适宜雨水多,利于溃疡病病菌生长与传播。如果果园前一年发病重,需要喷药保护春梢。幼果期到膨大期,是保护果实的重要时期。秋梢期时,高温高湿与新梢生长重叠,溃疡病发生最重。一般而言,春梢在3厘米长,夏、秋梢在1.5-3.0厘米长时就要喷药,隔10-15天再喷一次,直到新梢转绿。防果实溃疡病时,在谢花后10-15天开始喷药,隔15-20天喷一次,共3次。根据病害发生情况,适当选择喷药。其次,要选择效果好、安全性高的含铜杀菌剂与矿物油。建议使用53.8%氢氧化铜-倍,松酯酸铜倍加百农乐或希翠矿物油倍。南方农村报:溃疡病的发病高峰期正是高温季节。如何选择药剂,避免“烧果”现象发生?全金成:选择安全性高的氢氧化铜、松酯酸铜、碱式硫酸铜、络胺铜与有机铜,不要使用有潜在药害的克菌丹、硫酸铜、现配的波尔多液、王铜及硫酸铜钙。矿物油要选择纯度高,碳数小的产品,增效作用好,在作物滞留时间短,不会影响果实。南方农村报:有报道称,无机铜杀菌剂会诱发螨类发生。与矿物油混合喷施会导致这种现象吗?全金成:恰恰相反,与矿物油配合使用,不但可以压制无机铜诱发螨类效应,而且可以发挥矿物油的杀螨作用,控制红蜘蛛为害。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发表的文章报道,喷施氢氧化铜+矿物油,同时防治沙糖橘疮痂病与红蜘蛛。而与碱式硫酸铜混用时,矿物油则可以抵消对红蜘蛛的诱导作用。
文
陶磊
编辑
刘涵
精彩回顾
警惕!保果关键时期,这几种病害有可能加剧落果!
赣南脐橙等7个柑橘地标产品要涨价了!看看有你那里的吗?
沙糖橘想要提早成熟上市,幼果膨大期这几个措施少不了
数千亩沃柑园无溃疡病困扰!他怎么做到的?
气温高雨水多的情况下,如何平衡夏梢萌发、控梢和二次保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