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技能考试倒计时
14天
请大家提前加入医师备考QQ群,届时会有考官手册发布,请提前加入,防止满员!
例题23:病例分析
女性,35岁。转移性右下腹痛48小时。 患者48小时前出现上腹及脐周胀痛,伴恶心、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自服“止痛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发病8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伴发热、腹胀。既往体健,月经正常,无痛经史。 查体:T39℃,P次/分,R20次/分,BP/70mmHg。心肺查体未见异常。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以右下腹为重,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g/L,WBC14.5×/L,N0.90,PLT×/L。
答案
例题23答案:病例分析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及考点分析
↓
↓↓
↓↓↓
例题23
一、初步诊断(4分) 1.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答“急性阑尾炎”得2分)(3分) 2.局限性腹膜炎(1分) 女性,35岁。转移性右下腹痛48小时。 二、诊断依据(5分) 1.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1)青年女性,转移性右下腹痛,急性起病(1分) 2)体温39℃,下腹部有压痛(1分) 3)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1分) 2.局限性腹膜炎: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以右下腹为重(2分)
三、鉴别诊断(4分)女性,35岁。转移性右下腹痛48小时 1.消化性溃疡穿孔(1分) 2.右输尿管结石(1分) 3.急性肠梗阻(1分) 4.右输卵管异位妊娠破裂或卵巢囊肿蒂扭转(1分) 四、进一步检查(4分) 1.尿常规、粪常规(1分) 2.立位腹部X线平片(1.5分) 3.腹部B超及妇科B超(1.5分) 女性,35岁。转移性右下腹痛48小时 五、治疗原则(5分) 1.禁食,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1分) 2.急诊阑尾切除术(2分) 3.抗感染治疗(2分)
例题24:病例分析
男性,65岁。腹痛、呕吐3天,加重伴发热4小时。 患者3天前饱餐后腹痛,腹胀、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未排气、排便。4小时前腹痛加重伴发热,自测体温38.5℃,轻度畏寒。发病以来进少量流质饮食,小便量少。既往5年前曾行胆囊切除术。无高血压、肝病和心脏病病史。无烟酒嗜好。无遗传病家族史。 查体:T38.6℃,P次/分。R22次/分,BP/95mmHg。皮肤未见出血点和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膨隆,右肋缘下可见手术瘢痕,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肝脾肋下未触及,肝浊音界存在,移动性浊音(±),未闻及肠鸣音。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L,RBC5.1×/L,WBC21.5×/L,N0.85,Plt×/L。血淀粉酶U/L,血钾3.1mmol/L,血钠mmol/L。入院当天尿量ml,尿比重1.。
答案
例题24答案:病例分析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及考点分析
↓
↓↓
↓↓↓
例题24
一、初步诊断(5分) 1.急性肠梗阻(3分)绞窄性(1分) 2.低钾血症(1分) 男性,65岁。腹痛、呕吐3天,加重伴发热4小时。 二、诊断依据(5分) 1.急性肠梗阻,绞窄性 (1)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3天(1分) (2)曾行胆囊切除术(0.5分) (3)腹痛加重伴发热(0.5分) (4)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肠鸣音消失(1分) (5)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1分) 男性,65岁。腹痛、呕吐3天,加重伴发热4小时。 2.低钾血症 (1)呕吐(0.5分) (2)血钾浓度低于正常(0.5分)
三、鉴别诊断(3分) 1.急性阑尾炎(1分) 2.急性胰腺炎(1分) 3.消化道穿孔(1分) 男性,65岁。腹痛、呕吐3天,加重伴发热4小时。 四、进一步检查(4分) 1.立位腹部X线平片检查(2分) 2.腹部B超或CT检查(1分) 3.动脉血气分析检查(1分) 五、治疗原则(5分) 1.禁食、胃肠减压(1分) 2.静脉补液,补钾,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失衡(1分) 3.急症手术(2分) 4.静脉应用抗生素(1分)
实践技能考试倒计时
14天
请大家提前加入医师备考QQ群,届时会有考官手册发布,请提前加入,防止满员!
例题25:病例分析
男性,35岁,突发上腹部剧痛5小时。 患者5小时前午餐后突然出现上腹部“刀割”样疼痛,伴恶心、呕吐,腹部很快波及右下腹,伴心悸及全身出冷汗,服止痛药无效,发病以来未进饮食,未排尿、排便,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3年,未正规治疗,无药物过敏史及手术,外伤史,无烟酒嗜好。 查体:T37.8℃,P次/分,R26次/分,BP/80mmHg,神志清楚,消瘦,痛苦面容,屈曲体位,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口唇无发绀,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式呼吸消失,板样腹,上腹及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肝脾触诊不满意,肝浊音界消失,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g/L,WBC12.0×/L,N0.85,PLT×/L。
答案
例题25答案:病例分析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及考点分析
↓
↓↓
↓↓↓
例题25
一、初步诊断(4分) 1.急性弥漫性腹膜炎(1分) 2.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答“消化性溃疡穿孔”得2分)(3分) 男性,35岁,突发上腹部剧痛5小时。 二、诊断依据(5分) 1.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1)体温37.8℃,腹式呼吸消失,板状腹,上腹及右下腹均有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消失(1分) (2)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1分) 2.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1)餐后突然出现上腹部“刀割”样疼痛,伴恶心、呕吐,腹部很快波及右下腹(1.5分) (2)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未正规治疗(1分) (3)查体:肝浊音界消失(0.5分)
三、鉴别诊断(4分) 1.急性阑尾炎(1分) 2.急性胆囊炎(1分) 3.急性胰腺炎(1分) 4.急性肠梗阻(1分) 四、进一步检查(5分) 1.立位腹部X线平片或透视(2分) 2.腹部CT或B超(1分) 3.血、尿淀粉酶测定(1分) 4.诊断性腹腔穿刺(1分) 五、治疗原则(4分) 1.禁饮食,胃肠减压(1分) 2.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抗生素治疗(1分) 3.急症手术治疗(2分)
例题26:病例分析
女性,28岁。下腹疼痛2天,加重1天。 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疼痛,无发热,无呕吐、腹泻,医院口服解痉药物,未缓解。1天前腹痛较前加重,以下腹为主,伴恶心。既往体健,月经规律。生育史:1-0-1-1。 查体:T37.6℃,P90次/分,R22次/分,BP/80mmHg。一般情况可,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全腹有腹肌紧张、压痛,压痛以右下腹为著,反跳痛(+)。 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表面光滑,活动。左侧附件区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右侧附件区可触及一约10cm×10cm大小的囊性包块,张力较高,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g/L,RBC3.4×/L,WBC11.2×/L,N0.80,Plt×/L。
答案
例题26答案:病例分析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及考点分析
↓
↓↓
↓↓↓
例题26
一、初步诊断(4分) 1.卵巢囊肿蒂扭转(3分) 2.急性腹膜炎(1分) 女性,28岁。下腹疼痛2天,加重1天。 二、诊断依据(5分) 1.卵巢囊肿蒂扭转 (1)青年女性,急性起病,以右下腹疼痛为主要症状,伴恶心(1分) (2)全腹压痛,以右下腹为著(1分) (3)妇科检查:右侧附件区可触及一约10cm×10cm大小的囊性包块,张力较高(或者活动受限),压痛(+)(1分) 2.急性腹膜炎 (1)查体:全腹有腹肌紧张,压痛,压痛以右下腹为著,反跳痛(+)(1分) (2)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1分)
三、鉴别诊断(4分) 1.黄体破裂(1分) 2.急性阑尾炎(1分) 3.异位妊娠(1分) 4.急性盆腔炎(1分) 四、进一步检查(5分) 1.腹部及腹部B超检查(2分) 2.腹腔镜检查(1分) 3.血β-hCG检测、血清CA检测(2分) 五、治疗原则(4分) 1.尽快行手术治疗(3分) 2.抗菌药物治疗(1分)
例题27:病例分析
女性,38岁。下腹痛伴发热2天。 患者2天前出现下腹坠痛,持续性,向腰骶部放射,伴发热、体温最高39.0℃,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阴道出血。自服“阿莫西林”症状无改善,急诊入院。平素月经规律,周期28~30天,经期3天,量中,无痛经。末次月经4天前。 入院查体:T38.9℃,P次/分,R26次/分,BP/60mmHg。营养中等,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式,阴道通畅,壁充血,脓性分泌物多,有异味宫颈充血,举痛(+),宫颈管有脓性分泌物;宫体前位,稍大,质中,活动可,压痛(+);附件:左侧增厚,压痛(+),右侧未触及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4.0×/L,N0.9。尿妊娠试验(-)。
答案
例题27答案:病例分析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及考点分析
↓
↓↓
↓↓↓
例题27
一、初步诊断(4分) 急性盆腔炎(4分) 二、诊断依据(初步诊断错误,诊断依据不得分)(5分) 1.下腹坠痛伴发热(1分) 2.查体:T38.9℃,下腹部压痛(+)。妇科检查:阴道充血,脓性分泌物多,有异味。宫颈充血,举痛(+),颈管有脓性分泌物;宫体前位,稍大,压痛(+);左侧附件增厚,压痛(+)(3分) 3.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1分)
女性,38岁。下腹痛伴发热2天。 三、鉴别诊断(5分) 1.急性阑尾炎(2分) 2.异位妊娠(2分) 3.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1分) 四、进一步检查(4分) 1.宫颈管分泌物涂片行革兰染色,找淋病奈瑟菌。宫颈管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2分) 2.妇科B超(2分) 女性,38岁。下腹痛伴发热2天。 五、治疗原则(4分) 1.半卧位休息(1分) 2.静脉滴注广谱抗菌药物,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3分)
例题28:病例分析
女性,35岁,排便时及便后肛门疼痛6个月。 患者6个月来,常出现排便时及排便后肛门疼痛,疼痛较剧烈,持续可达数小时,逐渐缓解。偶伴大便表面鲜红色血迹。排便时,肛门处有黄豆大小组织脱出肛门外。发病以来,进食正常,睡眠差,大便干结,小便正常,体重无改变。既往体健,无烟酒嗜好。无遗传病家族史。 查体:T36.5℃,P75次/分,R18次/分,BP/70mmHg。神志清楚。双肺呼吸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7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截石位肝门6点处可见皮赘肉及齿状线下方纵行皮肤破损,底面灰白,略硬。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g/L,RBC4.5×/L,WBC7.5×/L,N0.70,Plt×/L。尿常规(-)。
答案
例题28答案:病例分析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及考点分析
↓
↓↓
↓↓↓
例题28
一、初步诊断(4分) 肛裂(4分) 二、诊断依据(4分) 1.排便时及排便后肛门疼痛,偶伴大便表面鲜红色血迹(2分) 2.查体:截石位,肛门6点处可见皮赘肉及齿状线下方纵行皮肤破损,底面灰白,略硬(2分) 三、鉴别诊断(6分) 1.炎症性肠病(仅答“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均得1分(2分) 2.肛周肿瘤(2分) 3.痔(2分) 四、进一步检查(4分) 1.粪常规检查(2分) 2.必要时麻醉下直肠指诊(2分) 五、治疗原则(4分) 1.排便后1:高锰酸钾温水坐浴,保持肛门清洁(2分) 2.口服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1分) 3.必要时手术治疗(1分)
官手册发布,请提前加入,防止满员!
立即加星标,第一时间看好文
目前000+考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