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漫话李民增大红枣儿甜又香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作者:李民增

  出小区门往东不远,早市旁边,停着一辆半挂车,车上装满了红枣,旁边地上放着磅秤。两位庄稼人模样的中年人正在称枣、收钱,买的人很多。我和老伴近前一看,枣个大、个齐,又红又亮,新鲜。10元钱6斤,价钱也不贵,就买了十几斤。

  看着眼前的红枣和朴实的卖枣人,我的思绪回到儿童时代,脑海中出现了老家村边的枣垓子(枣行)和和乡亲们在一起打枣的情景。

  从我记事起,枣树就有,树干都很矮,最多一人高,很容易爬上去。树皮粗黑,皴裂,就像庄稼汉的手。木质坚硬,也与庄稼汉实在相似。树头很大,却不会影响树下的庄稼生长,也跟别的树不同。

  枣叶碧绿,枣子澄明透亮,红玛瑙一般,不仅好看,而且特甜。听大人说,枣是木本粮食,可充饥,歉年能救命。据说还有药用价值,补脾润肺、养血安神。最近又在   因为以上这些原因,我特别喜欢枣,觉得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看到枣,就仿佛回到了儿童时代,想起枣树,就想起可亲可敬的乡亲们。有副老对联说:“百菜唯有白菜美”,我看也可以说成:“百果唯有红枣甜”。红枣的甜扎实纯正,悠久绵长,后味不酸。

  提起枣和枣树,值得回味的事很多。特别是打枣的情景,现在还历历在目。农谚说,“七月十五,枣红叠肚”,处暑前后,枣红了,枣行果实累累,远远望去,红红地缀在枝叶间,犹如碧天里的星星,闪光发亮,美极了。

  “白露十天好枣。”打枣的前一天,父亲找出几根夏天撑蚊帐的竹杆,把其中两根连起来用细绳绑结实,准备打高处的枣。打枣当天,全家老小一起出动,父亲先用短竹竿站在地上打低处的,然后再上树打高处的,最后用特制的长杆打,仍然免不了有打不下的。一棵树要打很长时间。

  打枣难,拾枣也不容易。因为打枣的时候,树下的庄稼还没有收。枣落在庄稼棵地下,就要趴下细找。玉米地还好点,棉花地更不好找,很难把棉叶下拾干净,还要尽量不伤害庄稼,也挺麻烦。

  虽然累,都挺快乐,嘻嘻哈哈的,说笑声不停。大家尽情地享受收获的乐趣。

  各家都有,都不很多。先打完的人家,还要让孩子给邻家送一些去品尝。晚打的也送,说是都尝尝。其实没什么不同,就是邻里间的礼节,感觉很温馨。回忆起来也挺甜蜜。

  庄稼人的淳朴还表现在,打枣前谁家都没专人看护。没人偷,也不怕偷。干活回家,路过谁家的枣树,随手摘几个吃,是不算偷的。如果本家在场,还会主动摘下一些让大家吃。有的人家没枣树,邻居你送点我送点,过年打糕也足够用的。

  一般各家都能打几袋子。打回家,留下点煮煮吃,大部分放到房顶上晒。麦秸泥土房顶的房子最好,晒出来的枣折多,肉厚。如果用石灰捶了房顶,就要在房顶铺上一层秫秸箔或者草苫子晒才行。

  有人在打枣的季节“做枣”(制作焦枣),做好了再运到南方卖。他们先安上摊子收枣,各家都去送,直接卖给他,省去了晒的麻烦。怎么制作?据说是要挖一个大坑,上边横放上檩条,摊上箔,放上枣,在下边点火烤。我没实地看过,详细方法不清楚。

  自家晒枣最怕赶上连阴天,枣子遇雨容易腐烂。听说,外县有一户枣树多的人家,收了一万多斤枣,卖不出去。赶上连阴天,晒又没法晒,一袋子一袋子地烂,把那家的儿媳妇愁得上吊死了。传言而已,不一定真。不过,这事让我想到有些菜农、瓜农货物积压,政府帮助推销的事,确实很有必要。

  各家基本打完后的日子,还有人拿着竹竿到处“峦枣”(在枣叶间寻找没打下的枣),我也跟着去过。每找到一个枣便有成就感,收获的是快乐,远远超过了枣子本身的意义。现在回想起来,也很甜蜜。

  写到这里,我想放声唱: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亲人尝一尝......

  作者简介:李民增,男,山东省聊城市人。作品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作品散见于《羊城晚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百科知识》、《聊城文艺》、《鲁西诗人》等报刊。出版有诗集《春雨潇潇》,诗文集《柳园漫话》。

合作联系:想和我合作的看过来   投稿邮箱:

qq.   编辑:王小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wfh.com/yxwh/115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