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技精选降雨增加柑橘癌症溃疡病增
1什么是柑橘癌症?1、柑橘“癌症”溃疡病

柑橘溃疡病是世界各国严防的重要检疫性病害,危害柑橘叶片、枝梢和果实。苗木和幼树受害特别严重会造成落叶、枯梢,影响树势。果实受害重者落果,轻者带有病疤不耐贮藏,发生腐烂,大大降低果实商品价值,使果农增加病虫防治成本,经济效益受损。

因此,溃疡病有柑橘“癌症”之称。受害叶片初期出现黄色或暗黄色针头大小油渍状斑点。病部中心凹陷呈火山口状开裂,木栓化。在果上,病斑中部凹陷龟裂,木栓化程度比叶上的病斑更显著。

2、柑橘溃疡病的发现

柑橘溃疡病起源于印度。于年分离并鉴定了病原菌。柑橘溃疡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中国主要柑橘产区均有分布。它为害柑橘叶片、枝梢、果实,以及苗木、幼树受害最重,造成落叶、枯梢,树势衰弱,落果等,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溃疡病危害严重,被世界许多国家列为重要的检疫性病害。

2溃疡病的特点1、5-8月是发病高峰

溃疡病自4月上旬至10月下旬均可发生,5月中旬为春梢的发病高峰;6、7、8月为夏梢的发病高峰,9、10月份为秋梢的发病高峰,6至7月上旬为果实的发病高峰。

柑橘溃疡病主要潜伏在病组织中越冬,以枝叶为主要越冬场所,翌年春病部流出菌脓,借风雨、昆虫、人工器具及枝叶接触传播到一定程度的幼嫩组织上,远距离以苗木、接穗和果实传播为主。

2、存活时间可达天

在春季人工接菌的情况下,柑橘溃疡病菌在杂草和稻草上能存活40~90天,在土壤中能存活约60天。在秋季人工接菌时,病菌在结缕草、香根草及稻草上能存活~天,在土壤中存活约天,在夏橙根部活约天。

柑橘溃疡病菌可区分为两个生态型,即寄生生态型和腐生生态型,前者以腐生为主。鄂东南地区生态条件下,病株病斑内的病菌存活时间可达一年以上是柑橘溃疡病发生最主要的侵染源。

3溃疡病的危害症状1、染病后危害情况

为害叶片、果实、树梢等,以苗木和幼树受害严重,叶片病斑两面隆起,近圆形,表面粗糙呈灰白色或灰褐色,病部中央凹陷,呈火山口状开裂,周围有黄色的晕环。果实上病斑与叶片相似,但病斑较大(4~5mm),木质化程度高,火山口状开裂更加明显。

柑橘溃疡病为害叶片,初期在叶背面出现黄色油渍状小点,以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病斑穿透叶片两面略突起,组织木栓化,粗糙,中央凹陷破裂呈灰褐色火山口状。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直径为3~5mm,有时几个病斑联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的大病斑,病叶提早脱落。

枝梢,枝梢上的病斑与病叶上的相似,近圆形、椭圆形或联合成不规则形,浅黄色或黄褐色,显著突起,但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可深达韧皮部,当病斑环绕全枝叶,枝梢就会枯死。果实病斑与叶片和枝梢上的相似,表面木栓化突起和中央裂口更为明显,病部仅限于果皮,发生严重时,引起落果。

2、主要传播途径

柑橘溃疡病菌从伤口、气孔和皮孔等处侵入植物组织,高温多湿条件可促进病害暴发,雨水是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病菌侵入,需有组织表面停留20分钟以上的水膜,故雨量多的年份或季节病害发生亦重。

新叶期(感染期)的气温是影响春梢柑橘溃疡病发病的主要因子,4月中下旬,平均气温20℃持续10~15天,田间即开始发病,持续3天平均气温达到25℃,田间病情急增。夏梢、秋梢发病的影响因子为温度和降雨,台风阵雨、湿度在80%以上有利于溃疡病的流行,相对湿度低于70%,则不利于发病。

4溃疡病发病因素1.不同品种染病差异明显

栽培柑桔的不同种类和品种对溃疡病抗病性存在很大的差异:甜橙最感,柑类次之,桔类较抗病,金柑最抗病

抗病性差异与表皮组织结构、气孔的密度及其气孔中隙大小有关,刚抽发的嫩梢叶和刚形成的幼果,其气孔还未形成,病菌不能入侵。嫩梢叶在萌发后20~55天,幼果在落花后35~80天其气孔形成多且处于开放阶段,病菌易侵入而大量发病。

树龄生育期与抗病关系:树龄越长,发病越轻,幼苗较成株期易感病

抽新梢2-3.5cm(萌发后20-30天)开始发病→50-60天发病高峰→90-天叶片革质化时基本上不发病。果实:落花后35天→50-80天发病高峰→-天果实转黄时则不发病

2、高温多雨发病重

高温多雨发病重→在25-30℃时,雨量与病害发生呈正相关,暴风雨和台风给寄主造成大量伤口,更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入。

不合理施肥,加重病害发生,夏季摘除夏梢或控制夏梢的果园,溃疡病发生常较轻。

3、湿度是感染重要因素

影响春梢溃疡病发生快慢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是4~5月、25℃气温天数的多少。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夏秋梢感病的主要因素,台风阵雨后5~6天病情激增,但连续大雨反而不利于发病,此外,相对湿度在70%以下极不利于发病。

在适宜的气温下,雨量比雨日对溃疡病的发生影响更大,雨量越大、相对湿度也越大,有利于病菌的侵染、繁殖、为害和传播。而雨日越多,不一定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有雨日,但雨量很少,不能提高空间相对湿度(小于80%),也不利于病害的发生。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雨量是影响柑橘溃疡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研究表明,甜橙在受溃疡菌侵染时,在适合湿度下,30~35℃发病最重,42℃以上症状将不再扩展。25~35℃时,至少要保湿4h才能完全发病,保湿24h发病最重。发病的所需的最高温度为40℃,最低为12℃。

5溃疡病的综合防治

1、清理果园

冬季做好清园工作,每年收果后,收集落叶、落果和枯枝,加以烧毁。早春结合修剪,除去病虫枝、病叶、徒长枝、弱枝等,以减少病害侵染来源。喷1~2次0.5度波美石硫合剂。平时也要注意做好清园工作。尤其在春、秋梢期的新梢抽出前,先把病枝、病叶尽量清除,病斑很多的大枝条也要剪除,集中烧毁。坚持做到先清园,才放新梢。

2、喷药保护

应按幼龄树和结果树不同而区别对待。苗木及幼龄树以保梢为主。结果树以保护幼果为主,保梢为辅。保护新梢应在萌芽后20~30天(梢长1.5~3厘米)时,喷第一次药,叶片转绿期(萌芽后50~60天)喷第二次药。

保护幼果在谢花后20天、35天和50天各喷药一次。台风雨前后应及时喷药,以保护幼果及嫩梢。目前常用药剂有0.5%~0.8%倍量式波尔多液(硫酸铜0.5~0.8千克,石灰1~1.6千克,水千克)、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倍液、或27.12%碱式硫酸铜(铜高尚)悬浮剂倍液铜制剂等杀菌剂。

3、实行严格检疫。

禁止从病区输入柑橘苗木、接穗、砧木、种子、果实等。若必须从病区引进柑橘的繁殖材料,则应在隔离区试种,经1~2年,证实无溃疡病后方可在无病区种植。一旦发现病情,应立即加以扑灭。

4、应用无病苗木

苗圃应设在无病区内,周围1公里以上无柑橘类的植物。砧木种子应采自无病果实,接穗采自无病区或无病果园。砧木及接穗都要经过消毒才能进入无病苗圃。

5、加强肥水管理

梢期,尤其是秋梢期,应及时做好潜叶蛾的防治。若发现有病株应及时挖除、烧毁,并喷药保护周围的健苗,再用无病苗补种。

6柑橘溃疡病与疮痂病的区别

溃疡病叶片上的病斑是向正反两面突起的,即向叶面和叶背突起,后期病斑中心下陷破裂;疮痂病,叶片病斑多在正面凹陷,背面呈圆锥形,即叶正面是凹的,背面是凸起的。木栓化突起,病斑表面粗糙。

溃疡病

要看看病斑周围是否有黄晕。溃疡病,叶片上的病斑,周围多有黄绿色晕圈;疮痂病,叶片病斑无黄晕。

疮痂病

是否会造成叶片扭曲、畸形。疮痂病,病斑多时,造成叶片扭曲、畸形;而溃疡病不会。

发病规律:溃疡病,4月~11月均可发病,以9月最盛。夏梢最易感病,秋梢次之,早秋梢晚春梢再次之,春梢和冬梢不易感病。疮痂病,春梢发病较重,其次为秋梢。

文章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涓撲笟娌荤枟鑴镐笂鐧界櫆椋庡尰闄?
鍖椾含鍝鐧界櫆椋庡尰闄㈡不鐤楁晥鏋滃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wfh.com/yxwh/176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