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杨培育者韩一凡
韩一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杨树育种、林木生物技术专家,长期从事杨树抗性育种和树木基因工程研究。她因被国际名人传略中心誉为“在20世纪这年中,在科学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的科学家”而被载入史册。在国内首先通过杨树杂交育种手段,获得抗天牛的南抗杨系列品种,该品种已在我国江淮天牛泛滥地区大面积推广;在林木利用基因工程防治病虫害的研究与应用上,取得世界领先成果;首次获得欧洲黑杨转抗虫基因的基因工程植株,大田试验也明显表现出对食叶害虫的抗性;之后又成功地获得欧美杨、美洲黑杨抗食叶和蛀干害虫的基因工程植株;并由杨树种类扩大到针叶树、花卉和果树;年获政府特殊津贴;出版专著4部,在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论文46篇;获得了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6项;被评选为中国林科院巾帼建功标兵;重视科研梯队建设,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重要科研岗位上取得可喜成就的后备力量;在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联系中,她的实验室被推向了世界,是为我国和世界杨树育种、林木生物技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抗虫杨的抗虫机理和研究成果
一、抗蛀干害虫杨树树种的抗虫机理
酚甙作为树木的次生代谢物质,在高剂量水平下可使害虫中毒死亡或者抑制其生长发育,酚甙对鞘翅目的昆虫,无论是食叶还是蛀干害虫都具有杀伤作用。
不同种类的天牛,对酚甙反应不同,光肩星天牛对酚甙总含量敏感,随着总量的增加,光肩星天牛幼虫从体重减轻到死亡,即使存活也不化蛹,从而使害虫无法繁育后代。而桑天牛仅对美洲黑杨甙敏感。不同杨树种类酚甙含量不同,只有使树木的酚甙总含量提高,才能有效的使害虫中毒死亡或者抑制其生长发育。
抗天牛杨树育种研究,是参照遵循农业“轮回选择”方法进行的,此方法可以积累优良基因,打破优良基因与不良基因的连锁而获得新性状。因此,通过树木的杂交提高杨树的酚甙含量,是培育抗蛀干害虫杨树新品种的有效途径。韩一凡以酚甙总含量较高的美洲黑杨为亲本,采用杂交育种手段,将其杂交后代的酚甙总含量累积增加,使其剂量达到对害虫产生毒死作用或者抑制其生长发育的水平,从而培育出了杨树抗虫杨新品种。经过多年一系列研究证明,通过人工杂交获得的抗虫杨新品种的抗虫基因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利用这一技术培育出抗云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南抗杨1、2、3、4号之后,韩一凡课题组在九十年代又培育出能够抗光肩星天牛和杨干象的北抗一号和创新一号杨树新品种。目前已进入区域化试验的以青杨为父本的系列抗虫杨,也是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的抗黄斑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杨树新品种。
韩一凡课题组人工接虫(天牛)
二、转基因抗食叶害虫抗虫杨树的抗虫机理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指通过体外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转入到植物的细胞或组织,从而使再生植株获得新的遗传特性的技术。这一技术打破了生物之间的种间隔离,大大扩大了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与应用范围。
年,我国的林业科学家田颖川、韩一凡开始研究将苏云金杆菌(Bt)杀虫蛋白基因转入欧洲黒杨。于年获得了一批高表达抗虫的转Bt阳性植株,年通过了国家林业局安全评估,并获得农业部批准允许释放证,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树木,并获得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转基因抗虫杨欧黑12号,在商品化批准后,陆续在新疆、北京、山东、吉林、江苏、河北、河南、云南和陕西6省、直辖市进行中试和环境释放。中试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杨的抗虫性状稳定,对春尺蠖(Apocheimacinerarius)、舞毒蛾(Lymantriadispar)、杨扇舟蛾(Closteraanachoreta)、美国白蛾等鳞翅目害虫的抗性效果明显,能有效地控制这些害虫的危害,并且对土壤微生物和害虫天敌无不良影响。
欧黑12号从年开始已在三北地区大规模种植。目前也是世界上释放面积最大的转基因林木,目前栽培面积达到公顷。
连续多年的田间试验表明,转基因欧洲黑杨有效保护了林分免受损失,而且采用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混交林的栽培方式较好,不但可以有效防止虫害的发生,而且能够延缓昆虫对毒蛋白耐药性的产生。
舞毒蛾取食转基因欧黑12号叶片后中毒死亡
欧黑12号
由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和中国微生物所共同培育而成。在国际上率先通过高科技——基因工程途径将Bt基因转化到欧洲黑杨中,使树木具有杀虫性。欧黑12号抗鳞翅目的大部分昆虫,如杨尺蠖(Apocheimacinerarius)、舞毒蛾(Lymantriadispar)、杨扇舟蛾(Closteraanachoreta)、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等。
欧黑12号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并纳入年国家科委重点推广项目;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年获国家农业部生物工程安全委员会大田释放许可;年获国家林业局批准新品种保护专利权;年通过国家林业局安全评估,并且是首个在我国被批准商品化的转基因树木;年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
该品种是胶合板材和纸浆材的理想树种,在新疆玛纳斯林场种植的欧黑12号抗虫杨已进入一个半轮伐期。试验显示,当未转化的杨树人工林叶片损失率达90%以上时,欧黑抗虫杨试验林的叶片损失率不高于10%。
品种特点:
抗食叶害虫如杨尺蠖、舞毒蛾、杨扇舟蛾、美国白蛾,以及溃疡病(烂皮病)
该品种与其它品种以1:1的比例混交造林,可对林地中非转基因植株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林地在遭受大规模的食叶害虫侵害时,实现有虫无灾。可节省防治病虫害的费用,并避免由于化学防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年,在石家庄地区杨树普遍遭遇了美国白蛾的危害时,采用欧黑12号与当地品种混和栽种的试验林地却没有形成灾害。
耐寒性较强
欧黑12号,原种引自俄罗斯的乌拉尔山,并未进行过杂交,只是在原树种中通过基因技术导入BT抗虫基因,所以该品种较为耐寒。欧黑12号经新疆玛纳斯、甘肃玉门、内蒙科左后旗等地,5至19年的试验种植,均未出现日灼现象(破腹病)。
速生
欧黑12号在新疆玛纳斯林场、甘肃省玉门市、内蒙科左后旗、奈曼旗、吉林省白城子种植时树木年均胸径生长量达4.0cm以上。在云南省昆明市种植的欧黑12号年均胸径生长量在6.0cm。
适生区域:年均气温在摄氏3℃—16℃的地区,土壤PH值8.5以下均可正常生长。
北抗一号
抗一号是美洲黑杨种内杂交品种,由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韩一凡课题组选育。通过人工接虫(光肩星天牛)建立品种比较林、经区域化试验林和生根能力的测定,选育出的速生、易繁殖、抗天牛并耐寒的新品种。年获国家林业局新品种保护权(专利权)。
经区域性试验,此品种适合在三北地区种植。特别是在光肩星天牛危害较重地区,采用北抗一号同当地品种达成2:1混合栽种时,可大大降低害虫的危害程度。
北抗一号树干通直,木材洁白,是胶合板、密度板和纸浆材的理想原料。
品种特点:
抗光肩星天牛、黄斑天牛和溃疡病
在甘肃、内蒙磴口、科左后旗、辽宁、云南、北京等地区种植8-10年,均未出现天牛、溃疡病(烂皮病)。
耐寒性强、抗沙漠地区的干热风
在内蒙磴口、科左后旗、奈曼旗、甘肃玉门、吉林白城子,这些极端最低温在零下35℃-40℃度左右的地区,均能够正常生长,无抽梢现象。
速生
北抗一号在甘肃玉门、内蒙磴口、科左后旗、奈曼旗、北京怀柔、吉林白城子、辽宁建昌县和南票地区试种6-10年的实验林地和造林地,树木年均胸径生长量在4.0cm以上,在云南种植的北抗一号,年均胸径生长量在5.0cm以上。
适生区域:三北地区、华北、华中、西南,年均气温在5℃至19℃的地区,土壤PH值8.5以下均可正常生长。
青杨抗虫速生杨
伊凡96杨
伊凡96杨是韩一凡研究员培育的青杨品种的抗虫速生杨。其父本是五台山地区的青杨,母本是美洲黑杨系杂交后选育出的品种。对光肩星天牛、黄斑天牛、云斑天牛都有很高的抗性。经宁夏、甘肃、云南、江苏区域性试验种植,其每年胸径生长量5.1cm,高生长在3.0m。
适种区域:三北、华中地区。
伊凡68杨
伊凡68杨是韩一凡研究员培育的青杨品种的抗虫速生杨。,其父本是五台山地区的青杨,母本是美洲黑杨系杂交后选育出的品种。。对光肩星天牛、黄斑天牛、云斑天牛都有很高的抗性。经云南、江苏区域性试验种植验证,每年胸径生长量5.2cm,高生长在3.2m。
适种区域:华北、华中等地区。如:河南、山东沿黄河一带,河北石家庄、北京、陕西汉中、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江西等地区。
伊凡20杨
伊凡20杨是韩一凡研究员培育的青杨品种的抗虫速生杨。,其父本是五台山地区的青杨,母本是美洲黑杨系杂交后选育出的品种。对光肩星天牛、黄斑天牛、云斑天牛都有很高的抗性。经在宁夏、甘肃、云南、江苏等地的区域性试验种植,其每年胸径生长量5.0cm,高生长在3.1m。
适种区域:三北、华中地区。
种植在内蒙呼市的1年半生青杨抗虫杨林地
工作人员同欧盟专家进行抗逆性杨树研究种植方面的交流
中苗网:专注三农种苗,植物新优品种推广平台,为园林设计、苗木种植、三农种苗服务。请长按以下北京白癜风权威医院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