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学报》年第33卷第8期刊载了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张建桃、陈鸿、文晟、李晟华、邓小玲和兰玉彬的论文——“柑橘黄龙病热空气快速处理温度场分布特性试验研究”。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等资助。
黄龙病是由韧皮部杆菌属的病原菌引起的毁灭性疾病,患有黄龙病的柑橘树植株矮化,结果变少,果实变小畸形,且着色不均匀。通常新树患病后1~2年内死亡,老树患病后3~5年内死亡或丧失结果能力,严重时可造成毁园。
热处理方法对柑橘黄龙病的防治具有一定作用,如自然热罩处理法。但该方法存在处理周期长、效率低、对自然条件依赖大、处理罩内温差大等不足。因此,该文提出了柑橘黄龙病热空气快速处理方法,并为解决热空气处理时罩内温差过大的问题搭建了试验平台。通过研究有无回风道、风速、热空气入口位置、出口位置、入风口热空气温度对热空气处理温度场分布的影响,为处理罩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通过采集处理罩内不同截面的温度,利用单因素轮换法,该研究发现风速、热空气入口位置、热空气出口位置、入风口热空气温度对处理罩内各截面温度场均有显著影响(P0.05);回风道不仅能使处理罩内温度场更均匀,而且能够降低能耗。
通过试验得出柑橘黄龙病快速热空气处理的优选参数为:有回风道,风速14.5m/s,热空气入口位于处理罩下层,热空气出口位于处理罩上层,且与入口呈90°,入风口热空气温度90℃。在优选参数下,处理罩内温度从32℃上升到48℃,耗时约为9min,处理罩内的温度极差为3.9℃,比非优选参数下罩内的温度极差相比下降了14.1℃。
利用室内试验得出的优选参数,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该文研究了热空气处理对田间带病柑橘树的防治效果。处理前实验组的病菌平均浓度为1.50×,经过4次处理后,病菌平均浓度变为3.05×,病菌浓度平均降低率为80.28%。处理前对照组的病菌平均浓度为2.53×,一个月后对照组病菌平均浓度变为4.42×,一个月后对照组病菌平均浓度比处理前升高了0.75倍。通过比较处理前后试验组以及对照组的病菌浓度,发现热空气快速处理对于柑橘黄龙病防治具有一定效果。
该文的研究为处理装置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研究结果具有实用意义。此外,利用热空气处理方式防治柑橘黄龙病需要对病树进行处理的次数、相邻两次处理的时间间隔、每次处理的时间以及处理温度等对柑橘黄龙病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处理效果,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长按识别云南白癜风治疗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