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伏天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每年一进入三伏天,医院里的针灸科就开始忙起来。许多网友都在询问关于三伏天灸的问题,天灸主要治疗哪些病症?做天灸有什么禁忌或者注意事项吗?我们联系到了两位专家为大家解惑。
?1三伏天灸都能治什么病?
何扬子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
1.肺系疾病
肺系疾病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等病症。
哮喘多因肺、脾肾阳气衰弱,痰饮内伏,每当气候变化,寒温失调而诱发。天灸疗法采用辛温宣肺,温阳行气药物,配合调肺止咳、理气补虚的肺俞、膏肓等穴,坚持几个疗程能有效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
过敏性鼻炎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鼻痒、喷嚏、嗅觉减退或丧失,中医称为“鼻鼽”,病机主要是肺气虚,卫表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首犯鼻腔,肺气不通,津液停聚,遂致鼻塞、喷嚏和流清涕。
此外还与脾虚不能输布水湿,肾虚摄纳无权有关。以白芥子、甘遂、甘遂散寒化痰,细辛辛温宣肺,配合穴位的补益作用,共奏补肺固卫之效。
慢性支气管炎病程缠绵,属中医学“咳嗽”、“痰饮”范畴,多因正气虚弱感受风寒而诱发。主要表现是咳、痰、喘,涉及、肺、脾、肾三脏,故取穴以肺俞、肾俞、膏肓等背俞穴为主。
以细辛辛温宣通,白芥子温肺化饮,甘遂泻水逐痰饮,姜汁温中从而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机会。
2.脾胃疾病
脾胃疾病包括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便秘、消化不良等。
这些疾病都属于中医学脾胃疾病范畴,体质亏虚或病后失调,脾胃受损,或肾阳不足,失于温煦,均可引起脾胃虚弱,中焦虚寒而发病。
延胡索、白芥子、麝香、生姜辛温助阳行气止痛,标本兼治,故能治疗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便秘、消化不良等脾胃疾病。
3.颈肩、腰背、关节疼痛
阳虚是颈肩、腰背、关节疼痛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阳气内虚,风寒湿气乘虚而入,导致气血阻滞,脉络闭塞方可成痹,因此阳气内虚是形成颈肩、腰背、关节疼痛的根本原因。
因而治疗颈肩、腰背、关节疼痛的关键是振奋和固护机体的阳气。天灸疗法辛温通阳、通经活络,能有效治疗颈肩、腰背、关节疼痛。
2去医院做三伏天灸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医院针灸科门诊主任
1.进行天灸时,时间不宜过长
不少网友认为天灸贴药的时间越长越好,这样才能完全把药贴的有效成分吸收进身体,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广东夏季高温,加上天灸的药物对皮肤有温热的刺激作用,所以,贴药的时间要把握好。贴药的时间越长其实更不利于三伏灸发挥功效,还可能引起皮肤过敏症状。
一般在天灸治疗后皮肤均有热感,因个人皮肤耐受性差别,成人通常贴药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小孩15-30分钟,以皮肤感受和耐受灼热水平为察看指标,避免灼伤皮肤。
大部分人贴4小时皮肤就会起泡,如果水泡没好,就不能进行下一伏治疗,有些还会出现过敏症。
另外,冬病夏治贵在坚持,应至少坚持三年。
2.天灸期间,不宜吃发物
三伏天灸贴药当日应戒酒、辛辣、海鲜、蘑菇、牛肉、芋头等易致化脓食物。
忌食“发物”,如鸡、鸭、烧鹅、牛肉、虾、蟹、海产品、花生、韭菜、芋头等。
要避免进食生冷食品,如冰淇淋、冷饮等,以防损伤正气影响疗效。
三伏天灸最宜吃以下食物:
多吃养阴养肺的食物——将百合、莲子与瘦肉一起煲汤。
注重养心——春夏养阳、夏天养心,夏季睡眠时间很少,故应该更注意养心。西洋参、陈皮和瘦肉一起煲汤饮用。
吃些清补凉的药膳——天灸期间可以吃一些具有清补功效的药膳,但需要注意药膳不宜过量,一般12-15g的药材量放1-2两的禽类。如,益母草煲鸡蛋红枣,饮用前加点红糖。
3.天灸当天,不宜长时间待空调房、洗冷水澡和游泳
进行了三伏天灸后,不宜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了,因为贴后待在空调房,将影响药物的吸收,降低天灸疗效。
如果要开空调,温度不宜太低,调到低于室外温度3℃-5℃即可。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灸后6小时内不要冲凉,以免把“阳气”赶跑,洗澡宜用热水比较合适。
此外,建议天灸当天不要游泳。
TIPS:1.贴后不适:
贴敷后局部有痒、热、微痛等感觉均为正常反应,要注意严禁抓挠,如果皮肤痒不能忍受者,可用消毒脱脂棉沾温热水沿贴服痕迹周围擦洗,不洁物品免用,以防感染。
另外,贴药后皮肤显现红晕也属正常反应,这是药饼起作用的结果,大家不需要太担心,可外涂皮肤软膏以减缓刺激。
如贴药时间过长以致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传染,可外搽烫伤软膏,医院的皮肤科就诊用药。
至于疤痕,随着时间会逐渐褪色,最后消失。
个别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搽医院处理。
2.禁忌证:
发烧病人、支气管扩张咯血、肺结核活动期的患者,有过敏体质的患者,患多种慢性疾病的高龄老人都要慎用或不用中医敷贴来治病。
年“三伏天灸”贴药时间一览表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
欢迎大家继续给小九提问~~小九将邀请权威靠谱的医生和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提问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