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秋末时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多吃生津润燥、宣肺止咳作用的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萝卜等食物,搓揉迎香穴鼻翼两侧,练练呬"嘶"音字功等,都有助于我们预防呼吸道疾病。
天气逐渐变冷,身体局部保暖不当或人体为适应寒冷的刺激而有所增加的新陈代谢等原因,使得慢性胃病、"老寒腿"等疾病的发病随之增多。尤其是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人,要特别注意自我保养,一定要坚持医生的指导治疗,避免服用对胃肠黏膜刺激性大的食物和药物。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过后,枫树、黄栌树等树木在秋霜的抚慰下,开始漫山遍野地变成红黄色,如火似锦,非常壮观。大家在外出登山、欣赏美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膝关节,切不可运动过量。膝关节在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老年人运动时,不宜做屈膝动作时间较长的运动,要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
防秋燥、防秋郁、防寒是霜降期间的健康防护重点。谚语中“补冬不如补霜降”以及闽南话中的“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就是认为秋补比冬补重要,相当于先替身体打好基础,冬天来临后,再进一步调理,事半功倍。
推荐食物
黄豆
黄豆,健脾利水,适合寒露和霜降时节食用。
黄豆中含大豆异黄酮、卵磷脂、氨基酸,能改善内分泌、延缓女性细胞衰老,使皮肤保持光滑润泽,可健脑、调血脂、增加钙和骨质密度,且具有纤维助排便,维持窈窕体态,是35岁以上女士很好的健康饮品。
黄豆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并富含磷脂,是防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理想食品。
柿子
柿子生津润肺,适合寒露和霜降时节食用。
柿子甘寒微涩,能润肺化痰、清热生津、健脾益胃,且能改善血液循环,有助抗发炎。另外,柿子中含丰富糖分、果胶及维生素,是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
但柿子不宜多吃,像是贫血患者、肠胃蠕动不好的民众、老人及小孩要适量摄取。柿子也不宜与螃蟹、鱼类一同食用,恐造成腹痛、呕吐,须特别留意。
百合
百合益气润喉,适合寒露、霜降时节食用。
百合营养又滋补,特别适合病后体弱者食用。百合养阴清热、清润甘甜,润肺养颜,并有止咳、镇静安神效果,还有补脑健胃的功效,是中老年人的营养保健好物。鲜百合镇静安神效果好,干百合则具有滋补效果。
苹果
苹果清热除烦,适合寒露和霜降时节食用。
苹果中营养成份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肤润滑柔嫩。苹果含丰富矿物质,有利于钙吸收利用,防治骨质疏松,也有补脑养血、凝神安眠的作用。
蜂蜜
蜂蜜益气润燥,适合秋分、寒露和霜降。
蜂蜜是天然滋养食品,主要成份为糖类,可直接被人体吸收,且食用蜂蜜,能迅速恢复体力,消除身心疲惫,增强抵抗力。
蜂蜜能润肤、润肠通便,解决秋燥症状,国外研究还可缓解夜咳,很适合秋天饮用,但一岁以内的小孩要避免食用,且蜂蜜虽然天然但仍是糖类,减重的民众应酌量食用,避免摄取过多热量。
霜降习俗
赏菊
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此时,民间会举行菊花会。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有一种小范围的菊花会,是富贵人举办的,不必出家门的。在霜降前就采集百盆名品菊花,放置广厦中,前轩后轻,也搭菊花塔。菊花塔前放上好酒好菜,先是家人按长幼秩序,鞠躬作揖拜菊花神,然后喝酒赏菊,赋诗泼墨。而北京文人多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举行菊花会。
吃柿子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在南方很多地区都有吃柿子的习俗。俗话说:“霜降吃灯柿,不会流鼻涕。”民间认为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会感冒、流鼻涕。事实上,由于柿子都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此时节的柿子皮薄、肉多、味鲜美,且营养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因而就形成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俗。霜降时节,正值柿子成熟之时,在我国有些地方则有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俗。此时天气转寒,人们认为吃柿子不仅可以防寒保暖,而且还能补筋骨,非常适合霜降时节食用。如在福建闽南地区,有俗话说“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人们认为此时节吃柿子,冬天就不会感冒、流鼻涕。
送芋鬼
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人们同样非常重视,各地还有祛凶、扫墓等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幸福安康。如在山东烟台等一些地方,霜降这一天人们要去西郊迎霜;在广东高明地区,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霜降时节,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垠芋头,这在当地称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辟凶迎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