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有啥区别
在农作物侵染性病害中,主要有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两种,其中真菌性病害约占病害的80%。由于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病源不同,其防治方法和药剂使用也截然不同。所以,正确诊断区别两种病害,是防治这两种病害的关键。真菌性病害分类:坏死这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表现为局部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如棉花苗期炭疽病、立枯病都造成叶片或根部坏死而出现死苗。小麦根腐病、纹枯病造成根部或根部叶鞘坏死,小麦白粉病、锈病(又叫黄疸)造成叶片坏死,赤霉病则造成穗部坏死等。腐烂是在细胞或组织坏死的同时伴随着组织结构的破坏,如茄子绵疫病、地瓜软腐病、西葫芦灰霉病等。其症状都是腐烂。萎蔫农作物由于受到病原体的侵染造成根部坏死或造成植株维管束堵塞而阻止水分的向上运输,使农作物缺水而引起植株萎蔫,这种萎蔫往往经过几次反复而使植株死亡,而有的症状轻微的则可缓和。如棉花、茄子的枯萎病、玉米的青枯病等。真菌病害造成的症状主要有以上这三种。其他真菌病害发生之后,除了以上这些症状之外,通常还出现其特定的病症,也即病原物在病部组织上的特殊表现。如黑色小颗粒、轮纹状霉层、絮状物等。如小麦黑穗病、玉米黑粉病都是在穗上出现粉粒,即病原菌的孢子。小麦白粉病在小麦叶片上出现白色的霉层,小麦锈病则在小麦叶片上出现红锈色的突起,也就是病菌的孢子堆。茄子绵疫病则是在茄果表面出现棉絮状的丝状物(并伴随着茄果软腐),这是病原菌的菌丝体。防治措施:清洁田园及时将病叶、病果清出园外,深埋或烧毁。轮作换茬,增施腐熟好的有机肥和磷钾肥。大棚或保护地加强通风,膜下浇小水,禁止漫灌,降低湿度。哈茨木霉菌主要针对真菌性病害,可以用哈茨木霉菌进行防治。//细菌性病害病状:.斑点型:植物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有相当数量呈斑点状。如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棉花细菌性角斑病等。.2叶枯型:多数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染后最终导致叶片枯萎。如稻白叶枯病、黄瓜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细菌性叶枯病等。.3青枯型: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致使植物茎、叶枯萎。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枯病、草莓青枯病等。.4溃疡型:一般由黄单孢杆菌侵染植物所致,后期病斑木栓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如柑桔溃疡病、菜用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番茄果实细菌性斑疹病等。.5腐烂型:多数由欧文氏杆菌侵染植物后引起腐烂。如白菜细菌性软腐病、茄科及葫芦科作物的细菌性软腐病、以及水稻基腐病等。.6畸型:由癌肿野杆菌侵染所致,使植物的根、根颈成侧根以及枝杆上造成畸形,呈瘤肿状。如菊花根癌病等。防治措施:、选用无病种子或耐、抗病品种。留种应从无病田或无病株上采种。2、实行间、套、轮作。重病地应避免同科作物重茬,实行茄果类、瓜类、十字花科、豆科等蔬菜作物相互间2-3轮作,或分别与粮食作物轮作。十字花科蔬菜与豆科蔬菜、粮食作物轮作,或与大蒜套作,可防治软腐病;茄果类与十字花科、豆科蔬菜轮作,马铃薯与玉米、大豆间套作,可减少青枯病的发生。3、实施健身栽培,增强蔬菜抗病性①合理施肥。施足腐熟农家肥和磷钾肥,培育壮苗、壮株。②改良土壤。调节土壤PH值,抑制病菌繁衍,提高作物抗病力。4、平整土地,整修排灌系统,防止田间积水。采取高垄或高畦栽培方式,天旱及时浇水,避免裂土伤根,雨后作好排涝,预防细菌性软腐病、青枯病的发生。5、加强田间管理①及时防治虫害,减少植株伤口。大白菜防治好地蛆,茄果类蔬菜防治好棉铃虫、烟青虫、温室白粉虱,可减轻软腐病的发生;②保护地栽培应避免棚内湿度过大,以防滴水和结露。③拔除病株、摘除病果。软腐病、青枯病病株田间初见时,应及时除掉,穴窝撒施生石灰消毒。④灌水采用滴灌、沟灌,严禁大水漫灌。6、枯草芽孢杆菌主要针对细菌性病害,因此可以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防治。(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产品及技术咨询,长按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wfh.com/jbpj/123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